孤独症谱系理论:从自闭症儿童绘画看社会包容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4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49

孤独症谱系理论:从自闭症儿童绘画看社会包容发展插图-西米明天

来 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作 者:李睦

摘 要:自闭症儿童依靠直觉和本能,在绘画作品里呈现出人性中最天真的一面,没有“经验的堆砌”。成年艺术家或许可从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中吸取有益因素,弥补创作中思维的局限与不足。自闭症的艺术,是否可能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或艺术风格,存在于万紫千红的多样艺术世界中?这值得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从自闭症儿童绘画看社会包容发展,认知,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康复

1.“自闭的”或“艺术的”

在英文词汇里,分别用autistic和artistic描述自闭的、艺术的,拼写只差了一个字母,它们之间或存在一种不确定的性质判断。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对很多事物泾渭分明,但在艺术领域,没有绝对的自闭和不自闭、正常与不正常之分,人们通常认为的“正常”,在艺术领域反倒可能是一种“不正常”。自闭症儿童未经过专业技术性训练,作品中也没有结构、透视、比例等绘画技法,许多作品却能触动很多艺术家。因为自闭症儿童依靠直觉和本能,在绘画作品里呈现出人性中最天真的一面,没有“经验的堆砌”。成年艺术家或许可从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中吸取有益因素,弥补创作中思维的局限与不足。自闭症的艺术,是否可能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或艺术风格,存在于万紫千红的多样艺术世界中?这值得思考和探讨。

2.“他们的”或“我们的”

人们在绘画展览会上面对自己的作品时,通常会感觉到荣耀,但是自闭症儿童不会,人类思维活动当中,特别是精神性思考,对他们来说都比较遥远。因为绘画是自闭症儿童的生活,不是他们的艺术创作,他们对绘画作品形成的结果并没有太大兴趣,更关注、专注于整个描绘、涂抹的过程。也许自闭症儿童的绘画永远无法成为经典艺术作品,却可能发挥超越经典作品的作用。自闭症儿童的绘画作品就像一面镜子,不断地提示所谓的正常人要尽可能地保持宽容、多元文化,尽可能地去理解他人的特点,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人类未知的领域。

3.“障碍的”或“沟通的”

自闭症儿童在躯体功能上并不存在明显的或实质性的障碍,但是没有办法跟别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障碍是客观存在的。有非常多的自闭症儿童有语言交流障碍,只能用绘画语言的形式跟外界沟通,他们的绘画作品可能没有名称,也没有写在作品标签上的“意义”。外界也只能通过这些绘画作品猜测他们有哪些具体的愿望,猜测他们有哪些被抑制的因素,通过这些作品被释放出来了。绘画属于自闭症儿童独有的、另类的艺术沟通形式。通过艺术作品建立起与自闭症儿童的沟通,以此消减整个社会对他们的认知障碍,最后“自闭”之门才有可能逐渐被打开。在绘画过程中,自闭症儿童大脑神经和思维逻辑的关系,也需要当今的科学家、专业人士积极思考和探索。

4.“社会价值的”或“生命价值的”

体现和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标准究竟是什么?假如凡·高、莫奈不会画画,没有那么多知名的作品,他们的价值是否存在?判断自闭症儿童的价值所在,绝不是通过儿童绘画作品的好坏,甚至在市场上售出价格的高低来决定。也许自闭症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令人无法理解,永远都是“苍白”的,但是他们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世界是多样的,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去探索,人们应该为看似对社会发展没有太大作用的领域和群体作出正向的支持和帮助,促进社会的平等与包容,这是自闭症儿童的生命价值所创造出的社会价值。

5.“改变者”或“被改变者”

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绘画展览的组织者可能属于“改变者”。但是,这些儿童也让组织者们变成“被改变者”,因为这些儿童和作品促使人们用新的视角进一步认识平等和包容。在目前医学水平暂时还无法让自闭症康复的情况下,首先需要改变自闭症群体所处的环境,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和接纳。只有当生存环境改变了,他们自身的问题才可能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那时再谈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才会有可能性。自闭症儿童是没有办法回避的巨大的社会群体,恰似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提醒和促进人类共同去营造包容、接纳、友善的环境。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作者简介:李睦教授;研究方向:现代绘画形式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