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理论:协同学视阈下钢琴学习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4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68

孤独症谱系理论:协同学视阈下钢琴学习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实践研究插图-西米明天

来 源:论文

作 者:袁媛

摘要:将协同学的科学理论运用于自闭症儿童的钢琴教学之中,是从协同学的视角探索钢琴学习对促进自闭症儿童感觉器官的协调反应能力,激发其心灵深处的情感表达与交流,以增强合作意识的音乐治疗途径。协同学视阈下钢琴学习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实践研究,必将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干预、矫治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协同学;钢琴学习;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

自闭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关于自闭症的病因,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医学上也没有良药可以完全用于自闭症的治疗,对于自闭症儿童病情的控制多以吃药结合干预训练的方式为主。笔者在二十多年的钢琴教学中惊奇地发现,自闭症儿童对于音乐具有特别的感知反应,美妙的音乐能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自闭症儿童对外界的兴趣及交流意识增强。钢琴学习可以增强四肢和感觉器官的反应协调能力,丰富情感,激发心灵深处的热情和活力,促进智力发展,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一、钢琴学习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可行性

在国际上涉及自闭症行为干预方面的研究应用比较普通,但这些教育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更多地强调被动的行为训练与干预,而忽视个体因内在需要而产生的矫治动力。

(一)以音乐为媒介的感官刺激

笔者课题组成员在湖南省选取4至5所普通学校及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机构,以调查问卷或访谈的形式了解自闭症儿童在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现状,掌握有关方面的一手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收集整理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干预与矫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典型事例,我们发现,自闭症儿童对于音乐具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和反应,他们不善于学习,拒绝交流,但他们能感受音乐,喜欢音乐。以钢琴教学为音乐治疗的手段,就是利用音乐这种易于被自闭症儿童接纳的沟通、交流形式,对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给予健全和完善。

(二)以钢琴教学为契机的干预手段

1.钢琴教学能以音乐为媒介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在钢琴的演奏与聆听过程中激发自闭症儿童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与表达,以矫治自闭症儿童在沟通方面的障碍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干预的目的。

2.一首钢琴作品的完整演绎是建立在演奏者具备一定的专注力与控制力的基础上的,以钢琴学习中读谱、听辨、弹奏训练促进自闭症儿童感官系统的协同,干预其在专注力、自控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使自闭症儿童自控力差、多动、注意力容易涣散等行为得以矫治。

(三)钢琴学习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是积极有效的

1.利用音乐这一容易被自闭症儿童主动接纳的教育形式,发挥钢琴的审美教育功能,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途径。

2.以钢琴学习为音乐治疗手段,对自闭症儿童在沟通、认知、社交、感觉统合方面的障碍进行干预、矫治,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寻求对自闭症儿童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有效的科学途径,有益于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事业的发展,更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钢琴学习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理论依据及应用价值

(一)理论依据

1.运用协同学的原理探究自闭症儿童在钢琴学习中各感官系统的协同合作培养。

2.从音乐治疗学的视角研究钢琴教育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3.站在心理干预、行为矫治的角度去审视和探究钢琴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调节、行为校正功能的有效性。

(二)应用价值

将协同学的科学理论运用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干预与矫治之中,探索钢琴学习对促进自闭症儿童感觉器官的协调反应能力,激发心灵深处的情感表达与交流,增强合作意识的音乐治疗途径等一系列问题,必将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干预和矫治的实践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钢琴学习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的实践研究

1.创建符合自闭症儿童学习特征的协同教学模式

言语和沟通能力欠缺是自闭症儿童学习的最大障碍,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都不强。教学初期,因自闭症儿童的钢琴学习意识较为薄弱,乐理知识的学习、读谱技巧的培养这一类对于正常儿童钢琴学习的教学过程,对自闭症儿童实施起来将显得异常艰难。在对其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他们通常会出现对教师的讲解和指令“听不见”的现象,他们对知识的传授与表达似乎充耳不闻,也不会给予回应与接纳,这严重影响了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进程与效果。此时,教师应该暂且放下这些较为理性的知识教学,利用音乐本身具备的多重感官特性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开发其自主学习的内在潜能,从而促进教学的可持续性。

教师应该运用音乐自身多重感官的特性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当旋律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一定印象后,他们很可能会迫不及待地将手放到键盘上,凭借脑海中的听觉、视觉记忆协同其动觉和触觉器官效仿教师的弹奏。虽然,这种弹奏只是无意识机械地模仿,初始的效仿弹奏在音准、节奏、指法上都会存在一些误差,但从其旋律弹奏的音乐感知力与积极性可以证明,钢琴学习中的协同对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有着显著的效果。

2.采取符合自闭症儿童身心特点的协同教学方法

明确的学习意识和专注的学习态度是所有学习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严谨的钢琴学习需要演奏者调动自身各感官系统的协同合作。自闭症儿童虽然在音乐的感知与听辨能力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其病症本身具有的沟通困难、注意力难集中、自控力弱等特点是他们学习钢琴和完整流畅弹奏的主要障碍。所以,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定量与定质协同训练方法培养他们的专注力、行为控制力是非常必要的。

定量是指规定一首作品的练习遍数,并逐日逐步增加,在训练中,自闭症儿童的弹奏注意力时间也随之延长了,而且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其弹奏也必将日趋完整熟练。定质是指对其弹奏的质量有所要求,比如把一个作品分成若干乐段,每天选择一个乐段进行练习,对其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要求,如练习到无停顿、无错音错节奏方可休息等。在对自闭症儿童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定量与定质的协同训练方法,保持赏识的教学态度,多给予自闭症儿童关爱、鼓励和肯定,循序渐进地将教学方法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之中,逐步提升自闭症儿童钢琴学习的专注力和控制力。

3.形成有益于自闭症儿童钢琴学习的协同教育理念

钢琴学习是一种强调技术性与艺术性巧妙融合的系统而艰深的学习,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手段是远远无法满足钢琴教学需要的。教师只有通过生动有趣、不拘一格的教学,才能激发孩子们钢琴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对于自闭症儿童的钢琴教学更是如此。

在对自闭症儿童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协同配合以激发他们的感官意识,将他们的听觉、视觉、动觉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进行弹唱,让美妙而富有童趣的音乐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听觉、动觉意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跟唱旋律,产生学习欲望。游戏永远是孩子们乐于参与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将钢琴学习与唱游活动相结合,让自闭症儿童在愉悦的游戏过程中掌握音乐的节拍与律动,培养其良好的内心音乐节奏感。加强自闭症儿童在钢琴学习中的自主参与性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教师可以与他们进行角色互换,要他们用笔指点着乐谱边唱边带领老师弹奏,教师可以有意出现一些简单的弹奏错误,让学生发现并指正,这样的互动环节会激发自闭症儿童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好听的钢琴作品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钢琴教学中,利用师生的配合与互动,建立他们弹奏的协作意识,以加强其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协调性、专注性、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04)。

[2]郑和钧。协同教学与素质发展[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2)。

[3]刘英曼。音乐教育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影响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05)。

[4]孙韵。孤独症儿童音乐教学方法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2010.(07)。

[5]宋丽晓。自闭症儿童音乐教学中集体活动课模式探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6.(07)。

[6]马骁。音乐在自闭症儿童行为认知功能改善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2.(05)。

[7]龚文嘉。浅析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J].黄河之声,2009.(09)。

[8].田原。探究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河北大学,2019.(04)。

[9]史新新。浅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艺术家,2019.(02)。

[10]徐芳霞。钢琴教学中综合素质的培养分析[J].黄河之声,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