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理论: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自闭症儿童生活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7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78
来 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 者:黄甜甜
摘 要:学前自闭症儿童对环境中的人文因素和教育因素有一定的敏感性。对于生活的世界,学前自闭症儿童有独特的体验方式,但往往不符合通用的社会规则,因此经常收获不被认可的心理体验。学前自闭症儿童会关注家长教师、同伴等人。
关键词:自闭症,融合教育,认知,自闭症儿童
随着自闭症发生率的逐年上升,自闭症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各方面的发育障碍导致自闭症儿童存在一些不同于普通儿童的行为特点。因此,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的生活环境虽与普通儿童大同小异,生活体验却异于常人。通过已有研究,能够了解他们生存状况的大致样貌,但缺少细节和深度,且缺乏儿童视角。对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生活体验及意义进行探究,即了解他们与人交往、参与活动、使用物品时的感受,对于认识他们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感知、理解世界的方式,尊重其生命价值,使其拥有良好的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融合环境中的有效支持奠定认识基础。本研究以近距离观察和开放式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一共观察了四位学前自闭症儿童,并且与其家长、教师、同伴等人进行了访谈,获得四份观察加访谈资料。通过主题分析法,得出三个学前自闭症儿童生活体验的主题:
主题一:“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我有敏感性”
学前自闭症儿童对环境中的人文因素和教育因素有一定的敏感性。一方面,他们能够感知到教师、家长、同伴等周围人的情绪和态度,他们的态度和融合环境的质量影响学前自闭症儿童心理的舒适感和愉悦感;另一方面,学前自闭症儿童能够留意到环境中的语言、社交场景、动作方式等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并呈碎片化大量储存在大脑中,但有效应用却是他们面临的难题。
主题二:“不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我就是地球上的娃娃”
对于生活的世界,学前自闭症儿童有独特的体验方式,但往往不符合通用的社会规则,因此经常收获不被认可的心理体验。学前自闭症儿童执着于感兴趣的事物,不敢走出舒适圈,是因为生活中的挫败体验过多,面对新鲜事物时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并且,挫败太多导致他们难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倾向于隐藏自我缺陷,逐渐发展出藏拙的心理,表现为退缩和重复性行为,被认为是刻板和兴趣狭窄。另外,做擅长的事情、简单重复的事情以及放空自己时,学前自闭症儿童拥有更多确定感,能够获得舒适愉悦的感受。
主题三:“不是不想交朋友,我有处女座宝宝的通病:高要求”
学前自闭症儿童会关注家长教师、同伴等人。并且,谈论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或面对的亲近的人时,他们会产生一定的互动意愿。与人交往过程中,学前自闭症儿童会选择能够完全理解他们、并能提供帮助的人作为依赖的对象。一旦建立互动关系,他们会产生高度依恋,频繁地找固定的人用固定的方式互动,呈现出社交互动的单线条性,表现为模式单一、程序化。难以根据互动情景进行多线索的复杂交流。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挖掘出学前自闭症儿童生活体验的本质:其一,成就感、自尊感等良性心理需求常常难以满足,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其二,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存在较强的社会情感需求和社会参与需求。其三,独特的行为兼具情境合理性和文化不适性。其四,环境中的各方人员,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体验。
最后,本研究试着向自闭症儿童的养育者、教育者以及社会大众提出相关的建议,期望他们尝试用不同视角进入学前自闭症儿童的生活,体验这些初入人世的发育个体的感受、愿望、困惑及应对,丰富人们对生命多样性的认知,为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