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理论: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救助
发布时间:2024-04-30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74
来 源:2022·2总第350期家庭科技19社会家庭
作 者:于文君
青海省西宁市《2020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宁市共有5.8万名持证残疾人,智力残疾者共有5366名,其中得到康复服务的智力残疾者共有4036名,占总人数的75%。同时,据《青海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特殊教育仍然是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短缺、农牧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偏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自闭症儿童教育显得尤为急切。
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这种障碍会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及社会互动产生显著的影响,通常在3岁前会有症状出现,并会对教育产生不利影响。自闭症儿童比其他同龄儿童专注力更差、攻击性更强,因此需要更加专业和对口的教育。但笔者调研发现,西宁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救助政策落实程度较低,缺乏财政、人才资源的支持,整体还处在不成熟阶段。
西宁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救助现状
星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是一个由一位自闭症儿童家长建立,在其他地区具有较小规模分校的特殊儿童教育学校。目前在校学生共有100名,均为自闭症儿童,其中0~6岁的学生有50名;在校老师共有30名。
调查得知,该校学生并非按照年龄分班,而是按照能力测定等级分班,分为大、中、小3个班级,其中,大班的学生能力较强,在得到相应的教育之后和普通学生差距很小;中班次之;小班最差,小班的学生几乎无自理能力。在分班之后,学校会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在训练中,老师会按照学生的能力强弱进行分组,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能力训练,如站立训练、说话训练、专注力训练等。该校学生的学费为8000元/年,此收费制度仅针对6~17岁的学生。0~6岁的学生免收学费。同时政府有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每位学生每年补贴20000元。
该学校的教师都是应聘上岗,上岗后才会接受相应的培训,而非专业对口人才,学历为大专及中专。学校负责对教师进行培训,如果教师感觉不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求,可以自费去外面的机构接受培训,或者报告学校由学校出面出资邀请培训机构的教师来校培训。教师的工资受家长评价牵制较大,如果家长更认可教师的教育能力,那么教师就会获得更高的工资,工资水平为3000~5000元。
学校允许家长陪同,为家长设立了专门的休息室。学生上课期间,家长可在休息室里休息,休息期间可以进行一些交流,也可以做一些活计以便补贴家用。午餐时间,家长可陪同学生进餐。该校每年会对家长进行培训,教育他们如何看护患病儿童,掌握简单的康复方法。学校偶尔会邀请其他地区比较有名的培训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曾邀请过一位海南的儿童家长来讲课。但是笔者观察发现,陪同家长年龄都偏大,只有一位陪同家长36岁,其余家长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并且家长参与培训的意识不强,认为什么都可以交由学校处理,不愿意参加一年一次的培训。
西宁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教师培训不专业,福利待遇水平低
星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共有30名教师,都不是特殊教育专业或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专业毕业。教师群体的特殊教育知识都是在应聘上岗之后,经学校统一培训所得。
该校师生比为3∶10,在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针对性教学上存在困难。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学校需要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果一个教师带多个学生,那么极易造成该教师所带的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的教育与照顾,很容易导致学生受伤,并且不利于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该校属于民办学校,全体教师未在编制内。虽然教师工资固定,也实行了奖金激励制度,但是这些待遇都随着学校的盈利情况而发生变动。同时,教师没有专门的补贴,也没有特定的假期,福利待遇比公办学校低。在特殊儿童学校教书育人,要比在普通学校里经受更多的挫折,承受更大的压力。教师除了承受来自工作上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学生家庭的压力。因为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自闭症痊愈较为困难,许多家庭因此耗尽家财甚至分离破碎,教师面对这样的家庭环境时心理压力会很大。此外,目前没有针对教师需要的心理辅导,教师无法及时纾解自身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感到异常疲惫,有些教师甚至会离职,教师离职会造成师资力量短缺,最终形成了一个“师资力量短缺—教师超负荷工作—无处排解心理压力—不堪重负后辞职—师资力量短缺”的恶性循环。
同时,该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存在不专业、不规范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虽然每年举办一场教师培训,教师也都是经过培训才上岗,但是每次培训都是由校内教师自己进行,很少有专业的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
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配合学校教育
笔者在对星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进行观察和访谈时发现,陪同孩子去学校的家长都是爷爷奶奶一辈的,年龄较大,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家长受教育程度较高,有的家长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这就导致他们在参加学校安排的培训时,部分家长不能很好地接受学校教授的看护孩子的知识。并且部分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要负责一切,因此以各种理由推托不去参加培训,并且一味地埋怨学校教育不到位。同时,家庭中较为年轻的家长一辈迫于生计,不能亲自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就没有办法对老一辈家长传授一些照顾孩子的知识。该校校长称,最好的教育需要通过父母来获得,而忙于工作就意味着父母没有时间去接受培训并且陪伴孩子,导致孩子脱离学校这个教育环境后,无法获得与在校时期一样的教育和陪伴,所以该类型孩子的能力比起在校学生稍差。
后续教育存在困难,“双托养问题”严重
当前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后续教育不全面,孩子们只能在特殊儿童学校接受教育,极少一部分孩子因为能力较强可以转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即使转到了普通学校,他们由于自身的缺陷,很难跟上普通学生的学习进度。笔者查阅文献发现,西宁市目前任何学校都没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后续教育,绝大多数患者在家中或者专门为他们设立的行业中度过一生。
“双托养问题”意为在自闭症儿童家庭中,祖父母辈因年龄增大丧失自理能力后,无力照顾自身与患者,父母辈压力骤增继而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的问题。访谈发现,现在照顾自闭症儿童的大多是祖父祖母,由于年纪增大,他们也面临着失去自理能力的风险,而自闭症儿童身边又不能离开人,父母辈要照顾两代人又要挣钱养家,从而产生“双托养问题”。
西宁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救助对策
规范教师培训,增加教师配套福利
自闭症儿童教育救助中心可以寻求师范学校的帮助,将特殊儿童学校设为师范学校的实习基地,或者与师范学校的志愿者协会达成协议,让学校的师生定期前往特殊儿童学校进行相应的志愿活动,从而弥补师资力量上的空缺。同时,社会上有一些公益组织和慈善家开展自闭症儿童救助服务,如上海自闭症儿童志愿者协会等机构,学校可以在保障孩子们权益的条件下与社会公益组织和人士接触,寻求他们的资金与人才支持。
为了提升现有教师的素质,可以将教师外派到做得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也可以寻求社会人才来培训教师,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满足教学需求。
适度提高教师福利,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假期,使他们能够及时排解工作压力。规范工资制度和建立奖金激励制度,前文提到,教师的工资与家长的认同挂钩,可以参考家长的认同程度建立等级工资制度,并且建立一定的奖金制度与之配合,年底考核时根据教师的教学成果发放奖金。同时,在学校内部建立心理咨询室或者寻求社会上相关人才的帮助定时检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为教师提供“喘息服务”。寻求政府帮助,让政府引导相关社会组织为教师进行培训,与相关的高校和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培训的专业度和规范度,同时严格培训次数与培训考核方式,避免教师浑水摸鱼,浪费资源。
提高家长重视程度,降低家长培训难度
部分家长认为,自闭症无药可医,虽然送孩子去上学,但是从心底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挽救孩子的措施。也有的家长是单纯因为工作忙碌,无法陪伴孩子,但是每天的工作总有结束的时候,之后的时间可以用来陪伴教育孩子。针对这个情况,学校和政府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自信心,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于在校陪伴和参与培训的家长年龄偏大这个问题,可以从降低培训难度着手,尽量少使用专业术语,多使用通俗的语言,并且多一些肢体的传授。也可以将培训过程录制下来,在培训结束后发放给家长,以便家长复习加深印象,也方便年轻家长在空闲之后进行学习。
建立“双托养”机构,设置自闭症人员工作场所
政府设置专门的资金并且引进专业人才设立“双托养”机构,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可以将“双托养”机构设置在特殊儿童学校附近,将学校也设置成“双托养”机构的一部分。同时面向广大社会招募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吸纳社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由政府、家长和社会共同负担各项相关支出。“双托养”机构的行政管理岗位,可以模仿福利院的行政管理岗位来设置,同时残联可以定期检查,或直接派遣工作人员驻扎,实行监督管理,避免贪污腐败的产生,也避免自闭症人员受到伤害,让家长更放心。
引进先进经验,完善政策与法律
政府派遣专业人员前往经验丰富的地区进行学习观摩,并引进一些先进经验,根据青海省西宁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后制定政策。同时,建议政府将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纳入编制内,提高教师福利,并且设置专门的项目,引导社会力量与学校进行合作,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全面和优惠的教育。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针对自闭症人员的法规,同时与律师协会合作,设立自闭症儿童律师志愿者协会为其免费提供法律援助。除此之外,政府也要联合信托机构,为自闭症人员储存和规划自身财产,政府可以派遣残联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自闭症儿童的财产使用情况,避免自闭症人群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
综上所述,完善自闭症儿童教育救助并非单方面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揭示一些现实问题,为完善青海省西宁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