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理论: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诊断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06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64

孤独症谱系理论: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诊断价值分析插图-西米明天

来 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年 第24卷 第1期

作 者:钟鑫琪1 静进2@

(1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广州510150

2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系,广州510080

@通信作者Email: jingjin@ mail.sysu.edu.cn)

【摘 要】目的:评价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诊断价值,制订合适的界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 2006年10月到2007年5月,方便选取在广州市和佛山市3家医院进行儿童保健(N= 564)或6家幼儿园上学(N= 331)的正常婴幼儿为对象,收回有效问卷843份,用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询问儿童养育者并现场观察儿童表现,制订9个年龄段婴幼儿全量表分数的95%参考值范围。 2007年2~ 6月在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选取来就诊的170例孤独症幼儿和进行儿童保健的391例正常幼儿进行调查,绘制3个年龄段(2.0岁~、 2.5岁~和3.0岁~)婴幼儿的ROC曲线,以评价量表的诊断价值。结果:(1)843名正常婴幼儿量表得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F= 643.83, P< 0.001)。 9个年龄段婴幼儿全量表分数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 10分~、 19分~、 25分~、 28分~、 29分~、 32分~、 52分~、 54分~和62分~。(2)3个年龄段婴幼儿全量表分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9、 0.988和0.994(均P< 0.01);筛查能力最高时的全量表分数界值分别为52.5分、 54.5分和63.5分。结论: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能力较强,全量表分数的95%参考值范围确定的界值与ROC曲线确定的界值接近,可用全量表分数的95%参考值范围筛查孤独症幼儿。

【关键词】  婴幼儿;社会认知;筛查量表;孤独症;诊断价值;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749.94, B 84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6729(2010) 001- 0043- 04

doi: 10.3969/j.issn.1000- 6729.2010.01.010

【Keywords】  infantand earlychildren; socialcognitive; screening test; autism; diagnositic value;cross-sectionalstudy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感知与判断的过程,主要包括4个方面:情绪理解、亲子依恋、共同注意和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涉及个人对来自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的复杂过程,在婴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社会认知发育异常的儿童在早期的大运动发育很难发现明显落后,但录像资料显示,早期已经出现社会认知异常的端倪,例如目光交流少、情绪反应不积极等。对发育残障儿童尤其是社会认知发育异常儿童的及早发现和干预可以减轻发育残障的程度,改善预后。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就呼吁要早期识别儿童发育迟滞并提供干预服务。由于家长对儿童发育知识了解有限,儿童保健门诊往往缺乏对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筛查工具,导致这部分儿童不能被及时诊断,从而错过早期治疗和训练时机,加重病情发展。迄今,国内外早期全面筛查儿童社会认知发展能力的量表少见。本文用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2]对孤独症幼儿进行筛查试用,评价其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样本1: 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在广州市和佛山市选择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过科研合作的3家医院儿童保健科和6所幼儿园为基地,选取这段时间来儿童保健门诊保健(N= 564)或正在幼儿园上学的正常儿童(N= 331)共895人,其中有效被试843人,年龄0.5~ 3.5岁,平均(1.9± 1.0)岁;男童443人,女童400人,男女性别比为1.1∶1。儿童保健医生或者幼儿园校医对将要入选婴幼儿进行初步检查,排除精神神经疾病(如精神发育迟滞、脑瘫等)和重大生理疾病(如先天性畸形等)。样本2:选取2007年2~ 6月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孤独症幼儿182人,其中有效被试170人,年龄2.0~ 3.5岁,平均(2.9± 0.5)岁;男童154人,女童16人,男女性别比为9.6∶ 1,参考DSM-Ⅳ诊断标准诊断,尚未采取行为矫治和训练。同时,选取这段时间到该医院进行儿童保健的正常儿童421人,其中有效被试391人,年龄2.0~ 3.5岁,平均(2.8± 0.4)岁;男童221人,女童70人,男女性别比为1.3∶1。

1.2工具

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2]。共49个条目,包括5部分:发育情况(用于初步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史),运动发育(用于评价运动发育情况),认人和适应行为(是量表的核心部分,涉及情绪理解、亲子依恋、共同注意和心理理论等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主要方面),语言发育(用于评价语言发育情况)。除发育情况外,其他4部分的条目均按“通过”、“不确定”、“不通过”分别计2~ 0分。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全量表和4个子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各条目与全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31~ 0.86[2]。培训儿童保健医生和在读研究生为调查员,在儿童保健门诊或者幼儿园对适龄婴幼儿的养育者(主要是父母)进行一对一的询问,同时观察儿童现场表现,填写量表内容。

1.3统计方法

用EPIdata3.0程序录入问卷,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将样本1分为9个年龄段(表1),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婴幼儿全量表分数差异,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婴幼儿全量表分数差异,用全量表分数的第5百分位数计算95%参考值范围,用于筛查社会认知发展异常的幼儿。用样本2幼儿的全量表分数绘制2.0~岁, 2.5~岁和3.0~ 3.5岁3个年龄段的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全面评价量表筛查孤独症幼儿的诊断价值,进一步确定诊断孤独症幼儿的最佳分界点。

2 结 果

2.1正常婴幼儿性别、年龄与全量表分数的关系

两样本中正常男童(N = 443)全量表分数为(48.65± 18.66),正常女童(N= 400)全量表分数为(49.94± 1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78, P= 0.440)。将样本1正常婴幼儿分为9个年龄段,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全量表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43.83, P< 0.001),年龄越大,分数越高。

2.2正常婴幼儿全量表分数分布情况及95%参考值范围

鉴于正常婴幼儿全量表分数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根据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规律及相关发育评估量表的修订报告[3],将0.5~ 2.0岁婴幼儿按3个月一个年龄段分为6个年龄段, 2.0~ 3.5岁幼儿按半岁一个年龄段分为3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对9个年龄段婴幼儿的全量表分数分别绘制正态Q-Q图,并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其分布类型,结果显示全量表分数均呈非正态分布,故用中位数(Md)和四分位数间距(X 25~X 75)描述数据的集中和离散趋势,用第5百分位数来计算全量表分数的95%参考值范围(表1)。

表1  843例正常婴幼儿全量表分数的分布情况及95%参考值

范围年龄(岁)N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95%参考值范围

0.5~ 88 23(18~ 29) 10~

0.75~ 92 32(26~ 38) 19~

1.0~ 94 43(39~ 47) 25~

1.25~ 61 45(42~ 50) 28~

1.5~ 54 50(45~ 55) 29~

1.75~ 63 58(54~ 60) 32~

2.0~ 101 64(60~ 67) 52~

2.5~ 128 66(63~ 68) 54~

3.0~ 3.5 162 69(66~ 70) 62~

2.3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对孤独症幼儿的诊断价值

图1 用全量表分诊断2.0岁~ 2.5岁(不含)孤独症幼儿的ROC曲线

用全量表分数作为诊断孤独症幼儿的连续性变量,对样本2中391名正常幼儿和170名确诊为孤独症的幼儿进行筛查,评价量表的诊断价值。正常幼儿与孤独症幼儿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1,P= 0.420),所有幼儿年龄在2.0~ 3.5岁之间。按每0.5岁一个年龄组分为3组,分别绘制3个年龄段的ROC曲线。

图2 用全量表分诊断2.5岁~ 3.0岁(不含)孤独症幼儿的ROC曲线

图3 用全量表分诊断3.0岁~ 3.5岁孤独症幼儿的ROC曲线

2.0岁~ 2.5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P< 0.01),在全量表分数为52.5分时,诊断孤独症幼儿的能力最高,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94,阳性预测值为0.95,阴性预测值为0.96,一致率为0.96(图1)。 2.5岁~ 3.0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P< 0.01),在全量表分数为54.5分时,诊断孤独症幼儿的能力最高,灵敏度为0.95,特异度为0.94,阳性预测值为0.92,阴性预测值为0.97,一致率为0.95(图2)。 3.0岁~ 3.5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P< 0.01),在全量表分数为63.5分时,诊断孤独症幼儿的能力最高,灵敏度为0.99,特异度为0.90,阳性预测值为0.90,阴性预测值为0.97,一致率为0.95(图3)。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正常婴幼儿全量表分数与儿童性别无关,说明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与性别无关,符合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规律。国内研究也证实,婴幼儿期男女之间在智力、精神运动发育的差异无显著性[4]。但全量表分数与年龄显著相关,这些都符合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规律[5]。因此,本研究不区分性别,制订广佛地区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全量表得分的95%参考值范围,方便临床使用,并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参照。9个年龄段婴幼儿全量表分数中位数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2岁以下年龄组中虽然3个月为一个年龄组,相邻两个年龄组的全量表分数中位数差异相对较大;2岁以上年龄组虽然半岁为一个年龄组,但相邻年龄组的全量表分数中位数差异相对较小。这与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相符:儿童期的生长发育高峰是从胎儿4个月到出生后1年,之后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减慢。同时也与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相关量表修订报告一致[3,6]。ROC曲线下面积可反映筛查试验的诊断价值大小,一般认为面积在0.50~ 0.70为诊断价值低,0.70~ 0.90之间表示诊断价值中等, 0.90以上表示诊断价值较高[7]。本研究3个年龄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90以上,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用全量表分数对孤独症幼儿进行筛查的诊断价值较高。 3个年龄段全量表分数界值分别为52.5分、 54.5分和63.5分时,量表的诊断能力最高,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率均在0.90以上,并且这3个界值与正常幼儿的95%参考值范围所确定的界值(分别为52分、 54分和64分)接近,提示可以用全量表分数的95%参考值范围来筛查孤独症幼儿,并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社会认知发展异常幼儿。本研究结果表明,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中文版)筛查孤独症幼儿的效果较好,用本文正常婴幼儿数据制订的95%参考值范围比较准确,可以用以筛查孤独症幼儿。但本研究样本来源有一定的局限性,将来有待于扩大样本量,在更大范围内试用,进一步建立地区常模乃至全国性的常模,以确定更加合理的诊断界值,进一步评价该量表运用于其他类型社会认知发展异常婴幼儿和> 3.5岁社会认知发展异常婴幼儿的效果。

参考文献

[ 1]臧原,邵景进.婴儿社会认知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4(12): 1132- 1133.

[ 2]钟鑫琪,静进.中文版《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2(4): 247- 252.

[ 3]卞晓燕,唐亮,董小燕,等.认知应物测验/临床语言、听力进程量表上海市的常模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5, 43(10): 782- 786.

[ 4]孟绍兰.婴儿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67.

[ 5]邹小兵,静进.发育行为儿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8- 51.

[ 6]孙晓勉,任永惠,苏祖佑.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1996, 11(1): 51- 53.

[ 7]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M] .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46-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