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理论:3~ 7岁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07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79
来 源: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M
作 者:金宇1, 静进1, 邹小兵2, 唐春2, 张蕾3, 林翠兰3, 禤晓燕3, 符佳佳3, 冯淑瑜3
(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广州 51008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广州 510630;
3.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98年级学生,广州 510080)
摘要:目的 探明3~ 7岁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发展状况及其特征。方法 应用“心灵理论”测验用具对3~ 7岁20名孤独症儿童和361名正常儿童进行测试,使用SPSS 10.0分析测试结果。结果 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波动,其虚误信念和表情辨认通过率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P< 0.05),与发展水平相当的正常儿童比较,其虚误信念测试分数明显低(P< 0.05),简单表情辨认能力则无差别(P> 0.05);结论 3~ 7岁孤独症儿童心理推测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无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发展趋势,简单表情辨认能力与其发展水平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心灵理论;虚误信念
A study on theory of mind of autism children aged 3~ 7 JINYu,JING Jin,ZOU Xiao-bing,et,al.
Faculty of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SUNYATSANUniversity,No.74, Zhongshan Road 2, Guangzhou,China 51008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and characters of theory of mind on autism children. Methods False belief tasks andexpression distinguishing testwere administered to 20 autism children and 361 normal children aged 3~ 7. SPSS 10.0 was used to analysis the re-sults. Results The passing rate of three tests and the score of false belief task of autism children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children(P< 0.05). There were no obviously differences on the score of distinguishing simple expression between them, as to the same developmental sta-tus(P> 0.05). Conclusion Abilities about theory of mind of autism children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children and were not risingwith age. There were 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tinguishing simple expression a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on autism children.
Key words: Autism;Children;Theory of mind;False belief
中图分类号:R-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59(2003)03-268-03
1985年S. Baron-Cohen提出,孤独症本质性认知障碍是“心灵理论”(Theory of mind,另有译为“心理理论”或“心的理论”)缺陷,即缺乏推测他人意图、需要、信念、情感和愿望的能力,导致难以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并无法判断和预测个体行为,从而出现社会交往障碍[1]。常用于验证这一假说的实验是“虚误信念(FalseBelief)”测试,即通过检测是否理解与事实不符的信念来判断个体是否具有心灵见解能力[1~ 3]。国内有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虚误信念和表情理解测试对20名3~ 7岁孤独症儿童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发育状况进行比较,试图确定小年龄孤独症儿童是否存在“心灵理论”缺陷及其特征,为孤独症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以DSM-IV诊断标准为依据,选取已确诊的3~ 7岁孤独症儿童20人(男17,女3)平均年龄为5岁,按照孤独症发展与评估测试[4],发育水平相当于3岁者10人(男9,女1),平均月龄42月(实际年龄为3~ 6岁);相当于4岁者10人(男8,女2),平均月龄55月(实际年龄为4~ 7岁)。随机抽取一所普通幼儿园的幼儿和一所普通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去除图片词汇测试(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不合格(< 70分)[5]、早产、难产、有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者,共361人作正常对照,其中3岁组54人(男28,女26),平均月龄44月;4岁组70人(男35,女35),平均月龄53月;5岁组99人(男50,女49),平均月龄66月;6岁组62人(男32,女30),平均月龄77月,7岁组76人(男40,女36),平均月龄89月。发育水平相当于3~ 4岁的孤独症与正常儿童月龄以及男女分布经t检验和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 0.05)。
二、方法:两组儿童分别在医院和幼儿园内安静的房间里进行个别测试。操作人员均接受正规训练,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心灵理论课题测试内容包括虚误信念和表情辨认测试[6]。
1.虚误信念测试:测试人员边讲故事边操纵道具,让儿童听的同时观看玩偶演示,之后回答问题或用手示意,详细记录答案和儿童的行为反应,测试后统一整理。试验内容分为两个难度水平。
(1)虚误信念测试A:首先布置场景:木房子前左右分别放一个盒子和一个箱子。故事情节是玩偶小红将帽子放入盒里后走进房子,关好门窗;另一玩偶小明来到房前,将帽子移到箱里,之后走了;小红从房里出来后要戴帽子,这时问被试三个问题:小红应先去哪里找帽子?-盒子(被试需推测小红的想法-没有看到帽子被移走的小红应该保持原有的想法,即帽子还在盒子里,但小红此时的想法已经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虚误信念)、现在帽子在哪里-箱子(检测被试是否记住帽子放置地点的变换)、小红走进房子前把帽子放在哪里了?-盒子(检测被试是否知道小红原有的想法)。
(2)虚误信念测试B:拿出一个盒盖上画有小朋友画画情景的蜡笔盒,让被试猜测盒里装着什么,无论是否猜对,打开盒子告诉被试盒里装有蜡笔,之后拿出蜡笔,放入剪刀,盖好盖子,提出三个问题:现在盒里装着什么?-剪刀(检测被试是否记住物品的变换)、原来盒里装着什么?-蜡笔(检测被试原有的想法)、如果问妈妈(不在场)盒子里装着什么,妈妈会怎么回答呢?-蜡笔(被试需猜测没有看到物品变换的人的想法,即看到盒盖上有画画情景的盒子时,妈妈会猜里面装有蜡笔,但这种想法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虚误信念,这题难度更高。
2.表情理解测试:给被试看一张男孩哭泣的图,提出两个问题:男孩怎么了?-哭了(判断表情)、为什么会这样呢?-比如回答被批评了或饿了等(猜测情感的缘由)。
3.全部数据应用SPSS For Window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 果
一、“心灵理论”测试通过率的比较:20名孤独症儿童虚误信念测试A、B以及表情辨认三个测试的通过率分别为10%、5%和50%,极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的通过率(57%、50%、77%),χ2分别为17.15、15.66、7.70, P值均< 0.01。
二、发育水平相当的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心灵理论”测试得分的比较(见表1)
表1 孤独症组和正常组儿童“心灵理论”各测验分和总分的比较
3岁组孤独症组n= 10正常组n= 54t P4岁组孤独症组n= 10正常组n= 70t P
虚误信念测试A 0.06 1.67 3.32 0.01 1.20 2.11 2.71 0.02
虚误信念测试B 0.07 1.93 3.91 < 0.00 1.10 2.01 2.84 0.02
表情辨认1.20 1.41 0.96 0.34 1.30 1.63 1.23 0.25
三项测试总分2.50 5.00 3.91 < 0.00 3.60 5.76 3.60 0.01
按每一问题为1分,三个分测验最高分值分别为3分、3分、2分,总分为8分计算。发育水平为3、4岁的孤独症和3、4岁正常儿童测试得分经t检验发现,孤独症组儿童两个难度的虚误信念测试分和总分显著低于正常组儿童,表情理解题在两个年龄段中两组间比较未见差异。
三、按实际年龄比较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心灵理论”测试总分结果显示3~ 7岁孤独症儿童中,心灵理论测试总分在较低水平处于波动状态,未发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正常儿童的所得总分则随年龄增长而表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7岁时接近最高得分,即基本上能通过三项测试。
讨 论
本研究所使用的测具是根据中国文化习俗修订的日本提供的心灵理论测试用具,并对正常儿童进行了初步测试,得到中国汉族儿童心理推测能力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证实测试工具基本适用于中国儿童[3]。
本研究发现20名3~ 7岁孤独症儿童各项测试通过率明显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三项测验总分也比正常儿童低,且心灵见解能力没有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趋势,而是在较低水平波动。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推测能力落后于正常儿童的结论正说明了心理推测能力低下极可能是孤独症社会化障碍的原因,也验证了孤独症具有“心灵理论”缺陷的学说。以上研究结果与国外同类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1]。本实验选取的孤独症儿童均未经干预矫治,其心灵见解能力随年龄增长与正常儿童的差距越来越大。事实上,只有少数孤独症儿童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并能在5~ 10分中内集中注意力接受这三项测试,大多数孤独症儿童无法完成心理推测能力的测试,故推测他们的发展水平更低。这提示有必要探索有效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其心理推测能力,缩减落后的程度。
为进一步探讨孤独症儿童发育水平与“心灵理论”缺陷的关系,本研究评估了这20名孤独症儿童,其发展水平相当于3岁和4岁。将发展水平界定后,仍发现其推测虚误信念的能力明显低于同等发育水平的正常儿童。这一方面是因为一般的发展评估测试中几乎没有类似于虚误信念等社会化能力的测试,社会化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这提示有必要在发展评估中增加虚误信念等社会化能力的测试项目,或作为怀疑有社会化障碍儿童的筛查测试,以便全面评估儿童,尤其是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原因是社会化能力作为一个系统独立于一般智力,智力正常者可能在心理推测能力上不健全,智力低下者也可具备心理推测能力,所以有学者提出“心灵理论”是一个独立的认知体系,孤独症的本质障碍就是这一认知体系的缺陷[1]。但我们认为不能轻易做出心理推测能力与智力无关的结论,作为一般智力组成部分的注意力、记忆力都是心理推测能力所必须的能力,所以智力与心灵理论的关系尚需做进一步研究。表情识别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正常儿童表情识别能力发展较早,2岁前即可识别和模仿简单的表情。本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对哭泣表情辨认能力与同等发展水平的3、4岁正常儿童并无差别,说明孤独症儿童对简单表情是可以识别的,并非不具备识别面部表情的能力,可能是这种能力缓慢发展,随着发育水平提高并达到3、4岁时,对简单表情的识别能力就与正常3、4儿童相当,即孤独症对简单表情的识别能力与其发展水平有关。也可能因简单表情的识别能力出现较早,孤独症儿童在其发病前已出现这种能力,发病后则处于停滞状态未继续发展,对此尚待进一步研究加以确定。
感谢:此次研究得到中山大学北校区幼儿园园长关小贤、崔少芬、黄海燕、执信南路小学校长李和平及王穗菁主任的大力支持,在次对他们及参与实验的儿童和家长一并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
[1] Baron-Cohen S, Ring Howard A, Wheelwright S, et al. So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normal and autistic brain: an fMRI study[J].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1999, 11:1891-1898.
[2] 静进.孤独症的”心灵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9,10(3):199-120.
[3] 金宇,静进,森永良子,等.中国日本儿童心理推测能力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7):446-447.
[4] 香港协康会编自闭症发展与评估测验[Z].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教师版).第三版.香港:香港协康会出版, 2002.第一册.
[5] 图片词汇测试法[Z].上海儿科研究所、上海第二医院附属新华医院修订.上海:
[6] 森永良子,黛雅子,柿沼美纪,等著.心的理论课题检查法.东京:日本文教资料协会出版,2002.第3章-第6章.
作者简介:金宇(1971-),女,辽宁人,讲师,医学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发育行为问题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