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理论:家庭教养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7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56

孤独症谱系理论:家庭教养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插图-西米明天

来 源:(总600)《中国医刊》 2000年第35卷第10期

作 者:郭延庆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00083)

家庭教养顾名思义,应指在家庭环境里对儿童或青少年的教育与养护。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层面:一是教育,二是养护。良好的家庭教养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本文重点讨论问题儿童或青少年家庭教养中态度的不当或对教养层面理解的偏颇。

1 对教养所持态度的不当

1.1 教养≠教训 简单枚举:“我是长辈,你就应该听我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打是亲,骂是爱”… …  如果不是在一个基本否定这些观念的前提下,对上述说法或许会倍感亲切并欣然认同。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这种简单、粗暴的干涉态度的普遍性。

其实,“听话”、“孝顺”、“成材”、打骂了孩子而孩子还能有父母是“亲我”、“爱我”的体验,恐怕大多数不过是做父母的一厢情愿,至少在“教训”的当时乃至其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是如此。经过这种“教养”的孩子当时的体验,大多数为“恐惧、害怕、反感、憎恶、屈从、委屈甚至有叛逆与报复的行为”,如果这种“教养”是经常的,那么这些负性情绪的积累就会渐渐分化出两种问题行为:或者唯唯诺诺,过于拘谨谨慎,事事怕字当头,社交紧张,孤僻退缩;或者出现攻击、破坏、撒谎、违纪等品行问题。如此结果,对父母而言,可真是“事与愿违”了。

另外,持这种态度很容易导致由对“事”到对“人”的不良转化。一般来说,父母教训或打骂孩子的初衷是对“事”的,即针对其所犯下的错误,但因为有了这样的态度,父母的权威是容不得半点侵犯,那么在实施中稍有抵抗,就会变成对“人”。“你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忘恩负义,如何如何不知轻重好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对“人”不对“事”的害处就在于使孩子认识到是自己的“品低质劣”而不是“错误”本身使自己“横祸缠身”,进而产生自卑或失去进取心也未可知。

1.2 教养≠过分保护 这是对教养方式的另一种极端理解,在当前独生子女政策下也是很有普遍性的一种观念:孩子是全家的根,小太阳,小皇帝,一切围绕孩子。孩子永远不会有错,撒谎还夸他机灵,无端任性发脾气还说他有个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时时都为孩子预先想好,提前做到,使孩子没有机会发展其独立、自理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过分关注孩子的安全,不允许他(她)到处爬或跑,不允许他(她)按自己的意愿交往小朋友或参与游戏,因此限制了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可以想见他以后为人处世的困难。不仅如此,有文献报告,当代儿童多动、学习障碍与婴幼儿阶段爬行不足、活动不足有很密切的关系,不能不反映过分保护的弊端。

以上两种态度都反映了亲子关系中相互之间的不平等、不尊重。因为亲子关系是儿童、少年在心理社会化发展中第一的也是主要的社会关系,这种亲子关系将直接影响他(她)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从婴幼儿时期即注重培养平等、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体现为对事不对人的建设性的批评态度、诱导、协商式的教育方法和与孩子“共情”的体验。

2 对教养层面理解的偏颇

2.1 教育≠单纯灌输知识 也许受当前教育大气候的影响,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在父母的心中似乎是不必强调而天成的认识。孩子刚刚咿呀学语就迫不及待地教他(她)认字、数数,并且颇以孩子能认多少多少字、能数到几几为自豪。到了学龄,更是变本加厉地帮助老师灌输知识,且乐此不疲,永不餍足,根本不考虑孩子对所教的知识和教这种知识的方式方法的感受。不说已有明显厌学情绪的临床病例,在身边我就碰到过学校老师要求学生抄写学生自己写的作文5遍的实例,因为这个小学生比较优秀,作文一次通过还获得优,尚且如此。据他反映,作文不如他好的学生更惨,那就不是5遍能止的事了。抄写自己写的作品某某遍,我不知道老师强调的是什么。

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强调书本知识而忽略书本以外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知识教育(诸如带孩子领略自然风光,在自然的环境里教会他/她认识自然现象;从历史故事、科普、影视剧引导他(她)对历史、科学、人际交往的兴趣等等),只强调灌输而不顾孩子身心发展的实情就是一种错误。知识教育应该是我们依孩子好奇、求知的天性而给予孩子的满足,而不是预置一种框框或模式强迫孩子来适应。

即便是知识教育合理运用了也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包括情感教育、社会适应教育以及意志教育等诸方面。当然这里的教育都不等于教训,教育的实施中要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则。  如果说大气候非我们所能左右,那么在家庭环境里,我们就更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

2.2 养护≠单纯关照身体

这里的养护更多体现为一种关爱的情感,幼、少儿阶段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关照身体发育并无可厚非,而且这也几乎是所有为人父母的一种天成的认识:父母宁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要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当然,现在经济水平提高了,很少有父母真正经历如此窘迫的生活,但这种心理却并没有多少改变。

幼、少儿阶段也同样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可是父母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就不像对身体的关注那样浑然天成,父母们似乎很难放下长辈的架子,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一起谈谈心、活动或游戏,也很少在平常的背景下,了解孩子的喜、怒、忧、思或其他情绪体验。总以为他们幼稚、不懂事,甚至认为他们不会有稳定的爱憎情感而在管教上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肆无忌惮。所有这些都为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投下了阴影。

当然,家庭教养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只是望文生义地谈几点认识,希望从事医务、儿童工作的人以及家长能够转变一下对待子女的态度,这于我是一种欣慰,对孩子则是无尽的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