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理论:团体认知+奥尔夫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情绪与注意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5-10 分类:自闭症论文 浏览量:86
来 源:中国疗养医学2022年第31卷第10期
作 者:李晓琳 刘芬玉 钟月春
【摘要】目的探究团体认知干预疗法联合奥尔夫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者情绪及注意力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的96例孤独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法,研究组给予团体认知干预疗法联合奥尔夫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情绪、注意力变化情况及孤独症程度。结果研究组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得分(81.48±3.43)分,与对照组(95.42±6.59)分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研究组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得分(75.48±2.17)分,比对照组(87.88±3.28)分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治疗后轻度孤独62.50%(30/48),中度孤独0(0/0),重度孤独0(0/0);对照组干预后轻度孤独64.58%(31/48),中度孤独14.58%(7/48),重度孤独4.17%(2/48),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患者中度孤独感水平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干预疗法联合奥尔夫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及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的孤独症行为,降低孤独症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孤独症;团体认知干预疗法;奥尔夫音乐治疗;情绪;注意力
孤独症,又称孤独性障碍等,是一种典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多发于婴幼儿时期。《DSM-IV-TR》将PDD分为5类:孤独性障碍、瑞特氏综合征、童年瓦解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非特异性PDD,其中最常见的是孤独性障碍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既往研究显示[1-2],该病病因和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但目前研究显示,孤独症并非由于缺少良好的养育环境诱发,而是由基因、大脑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的身体原因所致。既往临床针对孤独症多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但其效果不显。团体认知干预是指在群体环境下,通过对患者的大脑行为进行评价,以增强患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进而改善其在家庭和社交中各方面功能的模式。而奥尔夫音乐治疗是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音乐疗法,即由音乐治疗师指导治疗对象进行即兴演奏、演唱、音乐创作等,以宣泄、舒缓情绪,从而改善消极、悲观的精神状态,对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有良好帮助。而目前临床缺乏关于二者在孤独症中的实践。鉴于此,本研究对其联合价值展开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住院的96例孤独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8.00±0.3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0±0.12)年;研究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5~15岁,平均年龄(8.75±0.365)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0±0.1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3]中有关的标准相符,即:严重缺乏对命令的服从,具有僵化的表现;社交技能不佳,眼神交流很少;缺乏主动的语言,言语不清楚,害怕与陌生人见面,不习惯团体活动;情绪不稳定,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
1.3选取标准纳入标准:与《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3]中有关的标准相符,属于中等程度的孤独或更高水平;身体素质较好,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患者及家属知晓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及批准(伦理文号2022102922)。排除标准:并发Rett综合征;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不全;治疗依从性较差者;不同意该次研究。
1.4方法对照组采取日常的护理,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孤独感评价,并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生活技能和学习兴趣等干预方法;在制定治疗计划后,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完善相应的治疗计划,并按照患者的喜好进行绘画和语言表达。研究组给予团体认知干预疗法联合奥尔夫音乐治疗干预,干预总疗程为10周,实施方案具体如下。1.4.1团队认知干预①在治疗开始前一周,建立和介入家庭团体。以患者或亲属组成的家庭团体为单位,医护工作者在进行介入前,先与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使其明白团体认识干预的重要意义,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解释,说明在介入治疗期间,需要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一起帮助患者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将患者的错误认知和不良习惯记录在册,以便及时纠正;在患者产生负面情绪时,医务工作者指导患者和家属记录患者产生负面情绪之前的思想,然后通过自我反省等方法,找到问题所在,及时纠正负面情绪。②在干预介入前1d,医务工作者要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参考相关文献,制订出相对合理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家属认同: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干预方法,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与孤独症有关的知识:医务人员将疾病的特点、病因、治疗方法等讲解给患者和家属听;日常生活中孤独症的干预:采用随机教育的方法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问题进行分类和处理,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运用行为测试卡片;情感感知:每天定期对行为测试卡片的内容进行分析,以判断患者与家庭群体有无消极情绪,了解其情绪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4.2奥尔夫音乐治疗干预奥尔夫的音乐疗法贯穿了整个疗程,1次/周,40min/次。治疗分3个
阶段:早期(1~3周),主要是让孤独症患者在进行音乐活动时,学习服从指挥;中期(4~6周),主要是让患者模仿,让患者学会说话的节奏和发音;后期(7~9周),主要是通过节奏律动、音乐游戏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身体协调性。
1.5观察指标①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4]对干预前后孤独症患者行为进行评价,其中视觉反应、情感反应、听觉反应和身体动作反应能力是评价主体,其得分为0~156分,得分越低,说明其治疗效果较好。②情绪及注意力:使用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5]评估孤独症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表现,其测试内容包括77项:如情绪(0~50分)、注意力(0~100分)、语言(0~28分)、社交(0~40分)、感知(0~36分)、行为(0~75分)等,总分为0~179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患有孤独症的症状越重。③使用儿童孤独症评估量表(CARS)[6]对其进行评估,观察干预前后不同程度孤独症患者占比,孤独症程度包括人际关系,模仿,情绪反应,身体运用能力,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环境适应,视觉,听觉,近处感觉,焦虑,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活动水平,智力能力,整体形象,共15项,每项评分0~4分。15~30分代表轻度孤独,31~36分代表中度孤独,37~60分代表重度孤独。
1.6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软件分析研究结果,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TEC、ABC量表评分比较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ATEC评分、ABC评分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孤独程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患者中度孤独感水平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孤独症患者在临床上的发病原因不明。多项调查结果显示[7-8],其发病原因与家庭遗传、机体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患者均存在一定智力障碍,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影响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以患者和家属作为群体进行团体认知行为的介入,对提高患者的思维、行为等方面有利,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孤独感。DoumasM等[8]的调查发现,家长的正面回应可以促进孤独者的肢体交流和语言的发展,降低孤独症程度,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有利的心理健康成长氛围。韦晴等人[9]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孤独症特殊的认知活动中,加强对患者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能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社交能力。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中所体现的回归人性,运用各种不同的音乐要素,对于孤独症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奥尔夫的音乐疗法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协助孤独症患者。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社交能力,语言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另外还可以培养孤独症患者自信心,获得价值感,自我满足感,增强社交能力。在奥尔夫的音乐疗法中,包括通过唱歌和跳舞来增进社交[9]。唱歌可以提高患者的语言水平,增加单词量,提升患者的口语和沟通能力。患者通过音乐进行有节奏的动作,有助于改善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此外,奥尔夫音乐疗法还可以改善孤独症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负面情绪,是融入社交的基础[10-13]。
在此项试验中,研究组在介入治疗后的孤独症表现得分比对照组要低(P<0.001)。其主要原因是团体认知干预疗法联合奥尔夫音乐的心理行为介入是通过建立家属群体,利用患者和家属的联系,了解患者,同时,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患者进行监控,实施定期定量的介入,从而缓解孤独症患者的社交、行为等问题;音乐疗法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频率、音调、强度和歌词来刺激患者去表现和接纳,以获得更好的疗效[14-15]。研究组干预后孤独症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其主要的成因是,介入时医务工作者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教育,让其主动参与治疗中;同时,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进行详细的记载,以便进行正确的矫正。另外,家属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行动,鼓励和表扬患者,有助于患者树立自我救助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情感和肢体动作的响应;此外,在歌曲乐器的演奏中,孤独症患者能获得价值感,感受到被尊重,达到自我实现。研究组干预后孤独症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究其根源在于运用团体认知干预疗法联合奥尔夫音乐介入可以引导家属鼓励患者,让患者体会到来自亲人的关爱。另外,通过唱歌和患者进行交谈,在这种声音交互中,引起患者的兴趣,提升注意力,从而促进其与他人的沟通,降低孤独症的严重性。
综上所述,团体认知干预疗法联合奥尔夫音乐治疗介入对孤独症患者的影响深远,可有效缓解孤独症患者的症状,缓解消极情绪,引起患者的兴趣,提升注意力,促进患者生活行为的正常,缓解孤独症的严重程度,在医学上是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万海峡.音乐治疗在孤独症儿童语言和情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7):182-183.
[2]范薇娅.同事支持联合奥尔夫音乐干预对手术室护士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7):1215-1218.
[3]王惠.DSM-Ⅳ-PC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初级保健手册(续)[J].河北精神卫生,1997,10(3):205-208.
[4]朱莎,钟燕,江淑娟,等.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5):1026-1028.
[5]李明娣,徐欢岗.国内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综述[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16(2):255.
[6]卢建平,杨志伟,舒明耀,等.儿童孤独症量表评定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3):119-121,123.
[7]仇君,陈雁如,龚帅正,等.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外周血miRNA表达谱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22,24(5):700-706.
[8]DOUMASM,FASELISC,PAPADEMETRIOUV.Renalsympatheticdenervationinhypertension[J].CurrentOpinioninNephrologyHypertension,2011,20(6):647-653.
[9]韦晴,胡晓毅.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行为干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8,24(3):234-242.
[10]高燕芬.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2047-2049.
[11]郭亚静.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干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
[12]周艳,杨瑞瑞,王明霞,等.团体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3):546-548,560.
[13]陈紫薇,王晨帆.奥尔夫音乐治疗对轻度自闭症儿童的影响[J].明日风尚,2017,8(14):129.
[14]翁月莲,陈雪英.奥尔夫音乐康复联合认知补偿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注意定向与持续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2):215-217.
[15]张微.音乐干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垂体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4):2573-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