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沟通能力的发展(二):促进言语生成的发展
分类:自闭症儿童口肌训练
促进言语生成的发展

言语的正常发展
随着婴幼儿逐渐发育成熟,他们的语调和元音的生成会出现某些变化,同时还伴随着新的辅音生成。随着婴幼儿继续成长,他们会不断地发出元音-辅音或辅音-元音音节,或者不断重复咿呀学语(如ba-ba、di-di),然后模仿身边的人,包括模仿成人语言生成时的语调类型。接下来是各种各样的咿呀学语,其中的CV-CV或VC-VC序列并不等同(比如:出现ba-da或da-di),同时这些序列中还可能包含CVC或VCV(如pop、aba)。婴幼儿在语言生成的最后阶段开始发出极其类似成人发音模式的长字符串的声音,即众所周知的咿呀学语。
在儿童正常的成长过程中,鼻音(m,n)、爆破音(p,b,t,d)和半元音(w,y)构成了婴幼儿辅音发声的绝大部分。不过这个阶段的婴幼儿不仅无法完全发声,而且发声也不是非常准确。因此,我们在制定儿童的干预目标时,需要考虑儿童特定年龄所能掌握的发音。
正常情况下,掌握所有语言的发音需要花费多年的时间,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在大多数成熟的声音(比如:th、r、j)方面仍然会出现某些由于没有发育到相应年龄而出现的错误。通常而言,婴幼儿在最早阶段可以掌握的音素包括p、b、m、n、b、w。婴幼儿在掌握这些音素之后,会继续掌握k、g、f、d、y、t。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和孤独症儿童(该儿童刚开始形成口头语言)相处的时候,我们在选择干预活动和材料,挑选与儿童语言生成水平相适合的优先词语发音时,必须要留意到这些言语发展模式。孤独症幼儿似乎也在不断地发出相同的音素或语音,这同正常发育的儿童相同。
儿童全部发音的发展
对于声音频率和种类降低的儿童来说,我们的初始目标就是提高这些儿童生成声音的频率和种类。我们通过设计一些促进儿童发声的活动来实现上述目标,同时在他们想发声的时候,采取措施帮助其发声。在运动性活动中增加一些感觉社交活动,往往能够刺激儿童的无意发声。
模仿儿童的发声常常具有强化作用(这也可能导致儿童停止发声,因此你必须清醒认识到你的模仿会对儿童的发声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于无法生成大量语音的儿童来说,采取不同的发声强化非常重要,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儿童发声的频率,也就是说,无论你试图在互动过程中引导什么样的目标行为,如果儿童开始发声,那么他/她的发声就应立即得到强化。对儿童发声进行一次自然、偶尔为之的强化可以促使儿童对其交流伙伴做出积极的反应。成人应立即停止手上正在做的事情,然后对儿童的发声进行反应,或者开始模仿儿童(成人需要注意自身的模仿会对儿童带来怎样的反应),接下来,成人可以通过发声来实现儿童通过发声所传达的语用目标。
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提到了几种可以刺激儿童增加发声频率和发声多样性的方法。成人可以通过一些小型的声音游戏,使用玩具和书籍来将仪式化的声音效果添加到我们的游戏活动中,也可以通过感觉社交活动来帮助儿童形成所有的语音。在这些活动中,模仿儿童的发声及发展一些可以不断进行模仿的语音游戏,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进行发声,提高这些活动的效果。也可以通过模仿游戏来帮助儿童建立全部的有意发声。这些方法都是发展儿童语言的必备技能,其目标是帮助儿童进行自发性发声。通过模仿儿童的发声来使其变成有意发声,通过成人的模仿使得声音完全能够被儿童所掌控。一旦儿童能够通过发声对成人的声音做出反应,那么成人便可以将这些声音转化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