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操作DTT前,需要首先来了解一些概念性知识。DTT训练方法具体包含五个要素。
五个要素分别是:1.指令/区辨刺激(SD);2.辅助/提示(P);3.目标行为/个体反应,包括正确反应、错误反应、无反应(R);4.增强(SR);5.停顿/教学间距(ITI)。
通俗地讲,其实就是三个环节:1.给孩子发出指令或要求;2.促使孩子对指令或要求做出回答或反应;3.得到期望结果。
学习完概念知识后,接着来学习具体如何操作这套几乎万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在桌面或其他结构化的环境中展开。
准备好教学需要用到的道具后,家长对孩子下达指令,例如对孩子说“给我杯子”,之后察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可以准确的完成动作,也就是可以把杯子递给家长,那么就得到了我们期望的结果。
如果家长下达指令后,孩子没有反应或者反应错误,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及时的给予提示或辅助,可以指一下杯子或者拿着孩子的手把杯子递到自己的手里,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同样也就出现了我们期望的结果。
这就表示第一次的尝试完成。家长还需要及时的给予强化,保证下一回合的尝试可以更容易的进行。第一回合教学完成后,家长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小朋友进行多次尝试,直到小朋友可以熟练的掌握这一项技能。在多次尝试之间,家长还需要把控好教学间距,并且做好教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