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的原因是什么?感统训练真的有效吗?
发布时间:2022-08-11 分类:感统训练 浏览量:582
- “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到处乱跑,是不是感统失调啊?”
- “我的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老师说可能是感统失调,建议感统训练。”
- “走路爱摔跤是感统失调表现吗?三岁半了,想带医院看下,有必要吗?”
诸如此类,很多发育行为问题都可能被冠上“感统失调”的诊断。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感统呢?感统失调的原因是什么?感统训练真的有效吗?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正如人的高矮胖瘦,上述感知觉发展也表现为极大的个体差异。
- 有些孩子坐不住,比如:看书写作业的时候一会趴着、一会坐着、一会躺着;
- 有些孩子b、p不分,6、9不分,写字左右或者左右颠倒,写字歪歪斜斜;
- 有些孩子明明是在框内写字还是会超出框,笔画经常颠倒;
- 有些孩子爱吃手或咬指甲盖,长大了还是很难改;
- 害怕高的地方、喜欢旋转,但久转不晕或一转就晕;
- 有些孩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小动作比较多……
这些不尽相同的表现,都预示着同样的问题——感统失调。
原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 孕期胎位不正:一般上班族妈妈都要坚持上班,久坐保持一种姿势、运动太少等,宝宝在肚子里运动平衡锻炼不够,会导致感统失调。
- 剖腹产:孩子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也没有充分地刺激皮肤神经和大小关节神经,宝宝身体的协调性会大打折扣,容易感统失调。
- 爬行不充分:小家庭、都市生活的空间不足,使孩子的活动受限,缺少了大量的爬行练习,使孩子的前庭平衡没有得到完全的刺激。
- 过度保护:孩子被隔代抚育长大,保护过度,限制过多,包办代替过多,不让孩子玩土、玩沙,使得孩子的触知觉的发展受到影响。
- 过度依赖学步车:过早使用学步车的后果是让孩子直接跳过了爬行阶段。你知道吗?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统失调的最佳手段。
感统失调,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3~6岁,是儿童感统训练的黄金时间。
这个时期开始是有脑科学依据的。大脑是由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而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是由突触完成的,神经细胞因为有突触才有功能。突触的形成需要感知觉经验,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早期发展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