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儿最先掌握语言是“妈妈”或者“爸爸”呢?
发布时间:2022-08-13 分类:育儿知识 浏览量:210
为什么大部分的婴儿最先掌握的有意义的语言是“妈妈”或者“爸爸”呢?
在宝宝咿呀学语的时候,会先蹦出来一些无意义的单字语言,这时候,父母都会鼓励和引导宝宝叫“妈妈”或者“爸爸”,一旦宝宝脱口而出,父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地鼓励和欢笑。
长此以往,“妈妈”和“爸爸”这两个词,就被强化而固定下来,成了宝宝最先掌握的语言,并牢记终身。而一些无意义的单字,随着宝宝长大,说出的频率越来越低。
这其实就是区分强化策略。
同样的道理,对于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用区分强化的办法,把好行为留下来,坏行为自然会越来越少!
为了改掉小明的坏习惯,小明妈妈请教了特教老师,老师给了小明妈妈两点建议:第一,只要小明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的原因而哭叫时,家里所有人都不能满足他的需求,无论他哭叫得多厉害都坚决不可以。第二,当小明偶尔用手指想要的东西时,要马上作出反应,立即把他所指的东西给她,并且用夸张的语气夸奖她。
小明一家人达成了共识,在坚持了三个星期后,一家人的努力终于收到了效果。小明也渐渐懂得了:哭叫没有用,用手指才是有效的方法。于是,小明的哭叫行为显著地减少了,而用手势表达意愿的习惯逐渐建立了起来。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成功运用区分强化策略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运用实际包含了两个步骤,就是老师提出的两点建议:
2、“当小明偶尔用手指想要的东西时,要马上作出反应,立即把她所指的东西给她,并且用夸张的语气夸奖她”。
在小明的例子中,她的哭叫行为非常典型,且只在有所需求时才出现,而小明“哭叫”的强化物就是得到想吃的巧克力或棒棒糖。小明用哭叫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这时候妈妈坚持不满足,才能够消退他的问题行为。一旦满足了小明,那么哭叫行为就会一直存在。
小明的例子是区分强化策略的一种,实际上可以使用区分强化的情况有很多,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的不同,采取各自的办法。区分强化策略的实施一般包括三种方式。
1、强化“实现相同功能”的好行为
小明的故事里,“哭叫”和“用手指指”这两个行为,一好一坏,实现的都是同样的功能:表达“想要某个东西”的愿望。运用区分强化策略,消退小明的坏行为,并强化他学会了用好的方式来表达需求。
在这个例子中,小力的坏行为本可以避免,但妈妈却促成了这个结果的发生。“兴奋地说”和“推倒麻将”,都是小力为了得到妈妈的赞赏而做出的。“推倒麻将”这个坏行为的强化物,是妈妈不理睬和不在意的态度。推麻将的行为时发生在“兴奋地说”这样一个正确表达诉求的方式之后,其实原因在于妈妈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做出适当的反馈,如果妈妈可以在小力兴奋地告诉她的时候,立刻给予赞赏和鼓励,技能强化好行为,也避免了之后小力坏行为的出现。
这个例子实际上也是在警醒我们,当孩子用好的行为正确表达需求时,不要不在意,一定要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否则好行为得不到好结果,反而滋生了孩子的坏行为。
2、强化“不做坏行为”的行为
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坏行为在一段时间内不出现,就给予强化。这种区分强化的方式在处理一些持续出现的行为时十分有效。
对于小军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来减少他咬手的行为。
首先是消退,在消退之前,我们已经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行为是“咬手”。小军的咬手基本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行为,当没有事情做的时候,通过这种触觉刺激,他可以体验到愉快的感觉,这种愉快的感觉就是咬手的强化物。由于这个强化物比较特殊,无法消除,我们可以做的是,在小军出现咬手的行为时,及时地制止他,并用其他感兴趣的事情来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的手忙起来,从而无法进行咬手的动作。
在强化方面,我们要明确,强化的是“不做坏行为”的行为。对小军来说,就是要在他不咬手时给予强化。我们必须要找到小军更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能够占用他的手,让他没有闲工夫去咬。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小军非常喜欢玩沙子,沙子在手上的触感让他无比开心。一旦小军玩起沙子,就无法再咬手了。玩沙子相比于咬手,要正常、适当的多,不属于坏行为的范畴,对小军的健康和生活也不会造成影响,并且沙子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有的,家长完全可以控制。
强化物沙子选好了,我们可以根据小军原有的表现来进行强化。如果小军之前能自己待着5分钟便开始咬手,那么就可以以5分钟为时限,在这期间小军不咬手,就让他玩一会儿沙子,要注意时间不可以太长。经过几天的强化后,再将时间进行延长,当小军10分钟之内都不咬手以后,再允许他玩沙子。以此类推,直到15分钟乃至更久。
3、只要问题行为减少了,就给予强化
有些问题行为非常棘手,想让它彻底消失十分困难,但我们可以通过区分强化减少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我们可以给小红作一个规定:在上课的时候,40分钟的时间里,她尖叫不超过3次,下课后就能得到一个红心,一天如果可以攒够5颗红心,小红就可以获得喜欢吃的冰激凌作为奖励。一段时间后,当小红尖叫不超过2次的时候,才可以得到红心,以此类推。
这三种区分强化的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消退坏行为+强化好行为。无论哪一种区分强化方式,最重要、最基本的都是:确定好行为和坏行为,找出坏行为的前因后果,用好消退和强化策略。
扬善抑弊,正是干预孩子行为的不变原则。各位家长在使用区分强化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量身制定策略,相信您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后会大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