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是被炒作变味儿的概念(正确的认识儿童感统训练)
发布时间:2022-08-18 分类:感觉统合 浏览量:363
最近一些后台有关于感统失调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譬如一个妈妈问:“剖腹产的宝宝有没有必要做感统训练”,还有一个说:“婆婆每天都把宝宝倒着提一会儿,说是要训练感统神经”更有读者反应,她遇到的一个早教老师说,80%的孩子都不同程度的患有感统失调症。
我就很纳闷,知道“感统失调”这个概念的人应该不多,因为这不是很常见的症状,我在北美混育儿论坛多年,只见过一个案例。更多的关于这个名词的讨论,是和自闭症联系在一起的,属于需要特殊教育儿童的一类话题。
怎么我后台这些问题和反馈给我的感觉,好像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要和这个略显生僻的医学词汇扯上关系呢?
搜索度娘的结果让人崩溃
然后我上百度一搜关于“感统失调”的关键字,出来了一堆网页,还是看起来蛮正规蛮有名的网站,一个一个看过去简直要吓死我,随便摘录一些吧:
- 出现写错误字、算错数、记错题和看书“串行”的现象。
- 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写字偏旁颠倒,也会害怕上下楼梯、好动而笨拙、缺乏自信心等
- 他们易惊、脾气大、爱咬手指、并注决力难以集中而学习时走神。
- 可能运动时笨拙,呼吸和语言的协调也差,出现发音不准、说话时不会呼吸、口吃等。
- 孩子听不懂老师、家长的话,也不清楚老师布置的任务,学习上出现困难。
这些原因导致孩子出现好动、话多、口吃、注意力不集中、孤僻、害羞、固执、挑食、咬手指、笨拙、缺乏自信、爱挑衅打架、发脾气、爱捉弄人。上学后常有学习成绩差、不完成作业或拒绝看书等学习方面的困难。
这还只是片段,不是全部,看完了我觉得中枪无数。
照这个标准毛头是感统失调准准的,果果也是八九不离十,所谓的80%难道是真的?
难怪他们两个这么难管这么不乖,原来是生病了!可是为啥呀!我做错了什么?
赶紧看看得感统失调的原因:
(1)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2)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3)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B、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2)父母太忙碌,辅导少,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就直接学走路,产生前庭平衡失调;
(4)父母或保姆不让孩子玩土,玩沙怕弄脏,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5)过早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6)父母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感。
相信如果我符合了其中任何一条,愧疚感和焦虑感马上就爆棚了,估计恨不得抓过来孩子抱着哭一场!然后从此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去也!
可问题是,每一条我都不挨着啊……
搜索其他结果画风突变
用sensory disorder 作为关键字一下试试看。
不出我所料,这个画风就完全不同了。
下面我说一些我在英文文章里读到的内容:
感统失调,在英语里叫做SPD(sensoryprocessing disorder),这个名字是2007年才正式确定的,原来叫做SIT (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感觉统合理论,顺便提一句,这个原来的名称依然被百度词条沿用并没有更新。
这个理论是1972年被提出的,其实在医学界属于新生事物。
感统失调的孩子经常是感觉敏锐与迟钝并发的,有些感觉过于敏锐,有些感觉又过于迟钝,这样一个连续接受乱糟糟的感受信息的孩子行为是非常不可理喻不能预测的,因为你无法理解他的感觉。
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会盯着电动火车绕圈圈,这样一动不动的看一个小时,当父母要求他离开,他会持续哭叫非常久的时间,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平静下来,因为让他从一个单调的状态里出来,接受其他复杂的信息,他的脆弱的神经就觉得不堪重负,承受不了。
有些感统失调的孩子是不能接触沙子的,当他站在海滩的细沙上,会大哭不止,因为他会感觉自己像站在玻璃碴上那样疼痛。有些感统失调的孩子极度挑食,他们只吃一两样的食物,譬如只吃土豆泥和香草冰激凌,其他一切的食物对他们来说,味道和口感都会难以忍受。
总而言之,感统失调的孩子的行为和对事物反应会到达一种怪异的程度。如果不了解感统失调的这件事,这些孩子很可能会认为是自闭症或者多动症。
事实上,确实很多感统失调的症状是和自闭症和多动症高度相关和重叠的,据统计有40%的感统失调孩子是自闭症或者多动症。
正因为如此,直到现在,美国主流儿童神经学是不承认“感统失调”是一个正式的“病”!很多专家认为,感统失调只是自闭症或者多动症的一个症状。
不要惊讶,炒得如此热的概念依然没有被主流学界承认,因为儿童神经学的大佬们说,感统失调和自闭或多动症有太多重合的症状,一个有刻板行为的孩子,你可以解释说他自闭症,也可以解释他是感统失调,这让我们已经非常成熟的自闭症和多动症的医疗体系怎么混!
尽管不被承认,感统失调的理论和训练方法还是对一些问题儿童有效的,所以也是有一定市场,据说,据说哈,感统失调的问题会“影响”5%-10%的儿童。
注意,重点是,在不被主流学界承认的情况下,“感统失调”这一理论的研究者们,为了获得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使劲儿的吹,也只敢说,“影响到”5%-10%的儿童,这里面还有轻微和严重的区别,怎么到了中国就变80%了,这帮家伙也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感统失调的孩子不常见
美国权威育儿杂志《parents》,给出的感统失调孩子的表现是这样的:
- 非常难以忍受下列情况:手脏,噪音,剪指甲,理发,意想不到的拥抱,赤脚走路
- 被触碰了没反应,喜欢久坐不动的活动,对冷,热,饿等感觉感受不到
- 总是用力过度或者用力不足,譬如握笔,会握得太用力或者握不住
- 总是很被动很安静,当你叫他,他总是响应得非常慢
- 过于谨慎,不肯尝试新事物,不肯接近人群,让他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外一个活动的时候(譬如结束打秋千,去吃零食)会非常愤怒
- 非常喜欢旋转和摇晃,玩耍的时候不顾危险,喜欢不停的乱动
- 经常发生事故,学习一些身体技能的时候非常困难,譬如学骑自行车或者接球
注意,这些表现只是所谓的“red flag”,意思就是需要引起警惕,需要再观察,但是不一定有这些表现就是感统失调。
当然,我看了很多篇文章,不同的文章,会给出一些不同的表现,但是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有这样表现的孩子不是很常见。
但是国内的文章给出的判断依据完全不是这个风格,他不做一些感统失调独有特点的描述,而会把症状说的尽量的泛化,试问“好动、话多、口吃、注意力不集中、孤僻、害羞、固执、挑食、咬手指、笨拙、缺乏自信、爱挑衅打架、发脾气、爱捉弄人”这些特点,会有孩子完全没有吗?总会沾上几个,这里很多的问题都是孩子成长中非常常见的,但是这样描述感统失调,会导致家长焦虑症发作,疑神疑鬼,到最后就忍不住要折腾折腾,花银子买心安。花完银子,孩子长大了,阶段性的问题也好了,家长长嘘一口气,哎,幸好我发现得早。
把概念炒热,把症状泛化,搞得好像人人都有病,然后再推荐各种疗法,这个套路,你不觉得很熟悉吗?是呀,中国人全民缺钙嘛!养活好大一个产业呢!
事实上,感统失调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多动症儿童一样,是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群体,而不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说白了,这些孩子的脑回路和正常人不太一样,是他们的大脑出现了一些异常。至于为什么出现这些异常,很遗憾,和自闭症和多动症一样,至今无解,学术上没人敢有定论。
后天的影响很小不要过度担心
感统的理论只发展了四十多年,相关的实验和研究还非常不足,唯一敢负责任说的是,有一些人群是“高风险”:
- 自闭症谱系儿童
- 在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被过度管制或者极度缺乏刺激的儿童
- 因为早产而被用饲管长期喂养过的儿童
- 有发育延迟或者神经系统疾病(如唐氏,或者多动症)的儿童
- 母亲在怀孕时吸毒
- 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感统失调
- 在发育过程中没有接受足够的五种感官刺激
- 曾经住院很久,尤其在一岁以前
- 在有毒的环境下暴露过,譬如铅中毒
- 有食物过敏
- 有心理健康问题
- 天才
这是根据数据统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发现了因果关系,只能说是有可能的原因。
注意,这里面并没有剖腹产什么事儿!
具现在案例样本的猜测,基因占的原因可能更大一些,因为发现很多感统失调的儿童,父母本身就有感统失调。但是大多数的感统失调儿童,其实是不知道原因的。
先天的事情不能控制,后天的影响其实很小,只要你在娃小的时候,你没把他关在笼子里长时间不理他,也没捆着他不让他动不让他爬,只是不小心走了几天学步车,是不会感统失调的。当然,学步车确实不应该用。但是它导致的是走路习惯姿势的一些问题,和感统失调不挨着。
当然,如果你觉得孩子的一些行为确实让你感到不可忍受影响正常生活,相信你的直觉,也不要讳疾忌医,还是要及时的去找专业机构诊断。
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去为了预防什么感统失调去做什么训练。只要你直觉上觉得蛮正常的孩子,也没有必要看着中文网站上那些感统失调的特点去对号入座,孩子还小嘛,总是会有些调皮的,或者有些笨笨的,顺其自然的养着就好了。
和孩子多亲近多拥抱,多带孩子接触各种事物,多和孩子做游戏,陪伴孩子,做好这些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健康成长,无须那些刻意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