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强化物诱导孩子训练
我们在孩子训练时,肯定少不了强化物,但是家长们经常会忘了,强化物应该是在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给予他的奖励,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做对或达成目标,久而久之,当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孩子自然就会知道怎么样的表现才是合适的。
但很多家长却把强化物当成了吸引物,想通过强化物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做会造成区辨错误,孩子会因为有强化物才配合训练,对强化物造成了过分依赖。这样不利于我们后面撤除辅助。
强化物有三个特点:
①行为之后出现。
②紧紧跟着行为。
③能够增加该行为在日后出现。
所谓行为之后才出现,就是明确指出强化物是完成行为之后才能得到的,不是被看到、猜到的。
如果出示了强化物才能诱导孩子开展训练,那就需要额外加上强化物视觉刺激,才能让孩子出现目标行为。
2、对问题行为进行了强化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就会对孩子给予较多的关注,比如有的时候,孩子提要求,家长没有答应,随后孩子会哭闹等,家长想阻止孩子哭闹,往往会答应孩子的要求,这会让孩子认为哭闹就是正确提要求的方式,这也会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强化。
所以,家长应该明确的是,干预的重点要放在孩子的正确行为,而对于孩子的哭闹等问题行为,在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给予过分关注。或者可以加以引导,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表达。
3、下达指令未辅助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下达指令之后,孩子不做反应或听而不闻,家长往往就会反复发指令,并且语气会越来越严厉,音调随之变得更高,甚至还会对孩子加以谴责,但孩子依然对家长下达的指令无动于衷。我们通常叫这些指令为空指令。
这样会造成家长的指令对于孩子来说没有用处,对指令和语言、社交信号等不敏感,而且会觉得一直在被要求做什么做什么,久而久之会抗拒,家长还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所以,给孩子下达的指令一定要做到,孩子第一遍没有执行,当第二遍指令下达后,经过了反应时间,孩子依然没有做出反应或做错了,家长就要及时给予辅助,保证孩子做出的反应和指令一致。
4、辅助不及时
很多家长会有一个疑问,同样的指令,为什么孩子会愿意听老师的,却对家长说的无动于衷呢?
其实,这就是辅助不及时造成的。家长在开始的时候,发出的指令没有让孩子必须执行,后来,孩子会发现,爸爸妈妈的指令自己做不做都可以,所以他就会选择不做。
而当孩子接触到老师的时候,老师通常都会严格要求他完成指令,当孩子发现自己以往在家长身上的“招数”不太好用时,通常都会选择听从老师的指令。
面对这种孩子不听指令的情况,家长要切记下达指令后一定要孩子完成,孩子不想做或不会做的时候,就要及时给予孩子辅助,并在完成后及时奖励强化。
5、泛化不足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在机构跟着老师可以做到的任务,在家跟着家长却做不了。孩子在课堂可以完成的任务,过了几天似乎就都忘光了。很有可能是缺少了泛化环节,或者是泛化不足导致的。
泛化是指由具体的、个别的扩大为一般的。比如孩子在家长,在老师面前能完成的行为,也可以在别人面前完成。仅仅依靠机构和家庭中的训练在泛化方面存在局限。
缺少泛化,孩子的适应能力会有明显的局限性,不愿意或不会在生活中灵活使用。
所以,除了新课业中要穿插大量的“精熟”作为泛化之外,自然情境教学部分、游戏课,甚至居家生活中都要大量泛化。
6、急于求成
有时候,家长过于高估孩子的能力,许多任务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外,孩子当然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依然坚持重复下达指令,期望孩子能够完成。
结果却让孩子屡屡受挫、迷茫甚至愤怒,所以也会出现“不配合训练、一训练就哭闹”的情况。
其实,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就应该根据孩子各项能力的具体情况,调整项目的难易度,并立刻给予孩子辅助,帮助孩子完成任务。
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普遍较差,很多看似简单的任务,他们却很难完成,所以家长们总会很苦恼。
但是,很多家长一旦开始干预,就想立刻让孩子的情况变好。但这是不现实的,自闭症本身难以完全治愈,更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家长切莫急于求成,一定要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具体情况,按照孩子的进度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