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的常见误区:献给星星父母的科普文
发布时间:2022-09-10 分类:自闭症专题 浏览量:224
「为什么是我的孩子?」
这个问题,也许每个自闭症家庭都无数次地问过自己。
经历过怀疑、恐惧、绝望,也经历过冷眼、四处求医、求学被拒,每个家庭的生活和梦想仿佛都被一只黑手拉进了深渊。
「在学校里他很焦虑、紧张,就老是摸耳朵、自言自语,更谈不上学习了,老师三天两头打电话告状。我提出陪读,学校也没能同意。」后来实在没办法,只能给孩子退了学......
「有一次我带着女儿乘公交车,站着的女儿吵着要坐座位,并情绪失控地揪起座位上的一名乘客。我连忙上前道歉,并解释女儿患有自闭症。这时,那乘客厌恶地说:“这孩子就是你们家长惯坏的!”还有的乘客在旁边议论,“这样的孩子就应该锁在家里。”我能感受到周围异样的目光像针一样刺向我和孩子“」
现如今社会上仍然存在很多对自闭症的误解,这样不仅会使自闭症孩子甚至家庭难以被理解和接纳,而且也间接影响了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病症的误解,进而也会深深影响孩子的干预治疗效果。
引起自闭症的因素主要为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异常、环境因素等,并不是后天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导致的性格孤僻。
自闭症儿童有可能与亲密的人员建立起牢固的关系,也确实有许多自闭症患者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建立了牢固的友谊,甚至拥有了令人满意的恋爱关系甚至婚姻。所以自闭症患者找到和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伴的话,是可以建立社会人际关系的。
认为自闭症患者没有感情,不能感受或表达爱与同情
很多自闭症患者比一般人更有同情心, 在一定的干预引导下,当自闭症患者理解了某个人的某种行为与感受,他们会以真正的同理心做出回应。
认为自闭症患者永远都不会说话
即使有些孩子经过干预后仍然语言滞后,他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如手语、图片交流等沟通方式来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所有问题行为都是由自闭症本身所导致
但实际上,在这个年纪,即便是正常小孩,也经常出现抢玩具的举动。作为家长要客观地审视他们的行为,也要给予孩子应有平等、尊重和关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理解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
认为自闭症患者不是天才就是智障
所以,对自闭症患者的定位,我们要根据患者本身的特定情况来作出客观的判断而不是片面的看待。
认为自闭症患者都有暴力行为,他们应减少与正常人接触
认为经过药物医治 自闭症儿童能够成为正常儿童
事实证明,有很多自闭症孩子在七八岁之后开始干预仍然可以学会相关技能。本身整个过程就不是可以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而是需要达到一个量的积累。
所以,即便孩子错过了“黄金干预期”,家长们也一定要带孩子坚持学习和干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