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感受(爸妈应该多聆听孩子的心声)

发布时间:2022-12-06 分类:育儿知识 浏览量:173

父母如何理解孩子的感受(爸妈应该多聆听孩子的心声)插图-西米明天

例:

10岁的莉莉放学之后,怒气冲天地回到家中,爸爸以为他受同学欺负了,但问及原因又不是,原来莉莉所在的班级原计划明天去野炊,但是天公不作美,下午的时候下起了小雨。如果是从前,莉莉的爸爸会说:

“天气不好,也怪不了别人呀?你对我发火也没有用,以后会有更多机会玩的。”但是这些话会使事情变得更错。这次爸爸心想莉莉对野炊反应这么强烈,一定是很失望,他向我发泄情绪是想让我帮助他,就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对莉莉表示理解和尊重。

爸爸:“你看上去很失望是吗?”

莉莉:“当然是了!”

爸爸:“也是,你什么都准备好了,却赶上这场不巧的雨。”

莉莉:“正是这样,我才更加气愤呢。”

父女两人沉默了一会。

莉莉:“不过也没有办法了,只好以后再出去玩了。”

如果孩子处于愤怒或感情波动比较大的时候,他们通常最需要的不是任何建议或安慰,而是家长能够体会和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

孩子通常不想完全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只会向家长透露一点点,其余的就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或猜出他们的遭遇。这就要求家长对此表示出同情或理解。

如果孩子对家长说:“我不喜欢学校和老师”,作为家长的你不必再问更多的细节,更不要追问孩子说:“你是不是做错什么事情了”。孩子不喜欢老师和学校一定有他们的原因,否则是不会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家长只需要向孩子传达出一种态度即可,即理解他们的痛楚、尴尬或气喷。

例:

9岁的贝贝回家吃晚饭时显得很不开心,还对妈妈抱怨说:“老师的体罚让我们很难过。”此时妈妈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和意见,更没有追问事实或者对孩子提出疑问,她知道要想让孩子消除怨气,就必须理解他的心情,用同情的心态与孩子进行沟通。

妈妈:“你看起来很累。”

贝贝:“两个同学在教室里打闹,老师不知道究竟是哪两个,就让全班同学在大厅内站了一上午。”

妈妈:“那你们就静静站在大厅站了一上午?难怪你看起来这么累。”

贝贝:“但是我和老师说:‘您要找到吵闹的那两个学生,没有必要惩罚我们所有的人。”

妈妈:“天哪,贝贝真是了不起,居然能够帮助老师认识到用惩罚所有人的行为来惩罚两个人的错误是不公平的!”

贝贝:“不过我的话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老师倒是笑了一次,那是她发脾气以来的第一次微笑。”

妈妈:“虽然你没有改变老师的主意,但是你却改变了她的情緒。”

家长应该多聆听、理解孩子,认同他们的想法,并且对他们试图解决问题的行为表示赞同,这样才能消除孩子心中的怒火。

一旦孩子发生不当行为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批评教育,却忽视了诱发不良行为的不安情绪,其实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在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前,应先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例:

辉辉妈妈下班回到家之后,还没来得及脱掉外衣,12岁的儿子就从卧室里跑出来,开始向妈妈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

儿子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就是写一年也写不完呀,我哪还有时间背诵古诗呢?我上周的作文还没交呢,她今天还在全班同学面前向我嚷嚷,我想她一定不喜欢我了。”

妈妈立即失去了冷静,向儿子大喊:“我的老板和你的老师一样的可恶,那我向你抱怨过吗?你从来不按时完成作业,难怪老师不喜欢你。你就是懒,以后不许向我抱怨了,有时间抱怨,怎么没时间做作业儿子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房间,把门牢牢锁上,晚饭时怎么叫都不应声,也不出来吃饭。妈妈此时的心情也糟透了,家里的每个人都很烦躁,气氛也很压抑。

当孩子向你抱怨时,心情一定处于沮丧、无望、心烦等状态,既恐惧老师的批评,又无法集中精神完成作业。此时家长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心情,而不是抱怨或者批评,虽然也许你不能帮助孩子,但是最少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

但不幸的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没有养成向彼此敞开心扉的谈话习惯,更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样,孩子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情绪通常会很低落,有时会迁怒于他人,这种做法常常激怒父母,进而责怪孩子,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英明的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要先安抚在他们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让父母懂得他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