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ABA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斯金纳所发展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反射)原理。
斯金纳认为,个体先出现某些行为,如果这一行为受到强化,那么,以后在类似情境中,这一行为出现的概率就会提高。所谓强化就是奖励,包括给予某种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生理需要或社会性需要的刺激物,前者如食物,后者如微笑、亲吻等。
行为学和刺激反应理论到目前为止,是以ABA有效解決自闭症儿童及其他发育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原理,从而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尽管在ABA发展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直是受到争议最多的一种方法,但毫无疑问的是,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反应的结果,即来自外部的刺激是个人行为的重要诱因,所以行为是种后天习得的现象。
一、行为改变原理
通过改变外部诱因(刺激)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即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是可以改变、同时也是可塑的。
二、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
所有发育障碍患儿都表现出显著的行为问题。以社会交往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自闭症儿童,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如学习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无法做出正确(所期望)的行为反应,更多的是出现与所期望的反应相反的举动。如发脾气(自伤、攻击性、破坏性行为)过于刻板、没有好奇心与好胜心,以及缺乏应有的注意力等。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因此,要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发展就必须减少和消除他们的不良行为。
三、行为改变的根本原则
应采用适应性行为与减少消除问题行为,而且以行为塑造为主。即训练人员不是只将注意力放在纠正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上(即不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行为的能力和愿望(即应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