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行为塑造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使用行为塑造的方法发展新的行为时,家长或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合适的目标行为
很多时候家长或老师面对的自闭症儿童往往需要改变或者发展多个行为,这时候优先选择一个目前亟须改变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合适的目标行为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个体在这一行为改变后可以从环境中获得额外强化物的可能。
二、确定需要增强的初始行为
当确定好了目标行为也就是行为塑造的终点时,我们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来开始系统的行为塑造。选择初始行为一方面要选择与目标行为相关的行为,如触摸胡萝卜之于吃胡萝卜,嘴唇的运动之于表达性语言的训练等;另一方面,初始行为应当是自闭症儿童已经掌握的技能和反应,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初始行为发生的难度和等待时间。
三、确定行为达标的标准
即目标行为应达到的测量维度,如反应的形态(塑造一个双手平举齐肩的行为)、持续时间(塑造一个每节课安坐20分钟的行为)、速度(塑造一个每分钟做一道题到每分钟做三道题的行为)等。需要注意的是,行为达标标准的确立并不仅提示目标行为塑造的结束,还展现了初始行为到目标行为之间的差距,进而帮助家长或老师确定系统性和渐进性塑造的阶段目标。
四、限制每一个阶段的尝试次数
在用行为塑造法建立一个新的行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在某一个阶段的尝试中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阶段性目标太高导致自闭症儿童无法达标或者是整个行为塑造程序的进程过于缓慢,这时候家长或老师应当一方面对阶段性的目标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提供适当的辅助或者提升强化物的强度帮助学生尽快进人下一个阶段。
五、达标后进行持续性的增强
目标行为的达成并非行为干预的终点,因为对于一个新掌握的行为而言,如果得不到持续性的增强,可能会出现目标行为遗失或者表现水平下降的现象,这时候便需要家长或老师持续性地对新达标行为进行增强,直至达到行为维持的标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