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指令理解的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07 分类:自闭症儿童口肌训练 浏览量:275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智能发展,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家庭因素等等。
2、词汇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颜色、大小、长短、干净/脏、方位词:内外、上下、左右、前后)
3、句子理解(双词短句或短语:人物+动作/物品+地方/物品+物品/形容词+物品、三词句:人物+动作+物品)
4、问句理解(理解简单问句:是不是?/有没有?/动作+不+动作/什么?/谁?/哪里?、理解开放式问句: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样?/多少?)
5、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以及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
前提条件:儿童能对音乐声和别人的话语作出适当的反应,能理解情景中物品的用途,如椅子——坐。
训练用具:“坐下”的动作图卡、两张椅子、成人和儿童的照片、音乐播放器、发声计时器或数字标示牌、“结束”提示卡。
注意事项:
1、 在两张椅子上分别贴上成人和儿童的照片,让儿童能识别自己的座位。
2、此活动需要两名成人参与,成人A负责示范和协助儿童跟从指令完成活动,成人B负责发出指令。
3、进行游戏时,成人可向儿童出示数字标示牌,让他能具体地明白游戏进行的次数。
4、成人可利用发声计时器设定游戏进行的时间(如5分钟),当计时器响时,成人即出示“结束”提示卡,让儿童明确地知道活动已结束。
提高难度:
增加参与游戏的人数,要求儿童在较容易分心的情况下都能跟从指令。
改变指令的动作,如要求儿童在音乐停止时跟从指令“拍手”。
日常生活泛化:
成人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教导儿童回应目标指令。
前提条件:儿童能对别人的话语作出适当的反应,能按指令拿物品,以及能理解常用的动词,如举手、跳、拍手等。
训练用具:数个盒子、两种儿童喜爱的食物、动作图卡(如“举手”“跳”“拍手”)、步骤提示卡、“结束”提示卡。
注意事项:
1、此活动需要两名成人协助进行,成人A负责发出指令,并与儿童面对面站着;成人B负责协助儿童,站在儿童身旁。
2、在活动过程中,成人可不时转换指令当中的动作和物品,让儿童跟从不同的步骤指令内容。
3、成人可自行制作步骤提示卡,先把卡纸分成三等份,由左至右贴上不同的提示图卡,并在图卡之间加上箭头符号来代表连接词“接着”。
提高难度:
从人可增加干扰物,增加盒内物品的种类,要求儿童专心聆听指令的内容。
日常生活泛化:
成人可改变指令内容的先后顺序。
例如:把以上活动的指令改为“拿薯片,接着举手”,让儿童跟从指令。
前提条件:儿童能对别人的话语作出适当的反应,能理解常见的物品名称和动词,以及能理解情景中物品的用途和关系(如帽子——戴在头上”)。
训练用具:数件饰品(如丝巾、帽子、围巾等)、数张动作图卡(如“转圈”“坐下”“拍手”)用作排成不同的步骤提示卡、两张地垫和“结束”提示卡。
注意事项:
1、活动前,成人需了解儿童对不同饰物的反应和喜好,以选取恰当的物品作训练用具。
2、活动过程中,成人可不时转换指令的动作和物品,让儿童跟从不同的步骤指令内容。
3、成人可自行制作步骤提示卡,先把卡纸分成三等份,由左至右贴上不同的动作图卡图卡,并在图卡之间加上箭头符号来表示连接词“接着”和“最后”。
提高难度:
在指令的个别步骤中,每次加人一个新元素以提升孩子对指令内容的理解能力。
例如:戴上红色帽子,接着转三个圈,最后坐在黄色椅子上。
日常生活泛化:
利用日常情景,让儿童练习跟从步骤指令。
成人与儿童玩鸭子布偶,期间成人向儿童出示食物图卡(如“香蕉”),并指着篮子说“拿香蕉”,然后引导儿童在篮子里取出玩具香蕉,并让儿童把玩具香蕉放进鸭子布偶的嘴巴里。
日常生活泛化:
在现实情景中,让儿童多聆听和理解已学会的词汇。例如:吃饭的,成人可提及摆放在孩子面前的的餐具;在超市购物时,成人可在现场指导孩子学习不同商品食物的名称。
2、然后成人出示一张“小”呼啦圈图片,对儿童说“跳进小圈”,随即引导儿童跳进小呼啦圈里。
3、活动中,成人可根据儿童的能力,交替出示“大”或“小”呼啦圈的图片,要求儿童跳进正确的呼啦圈里。
2、之后成人出示“长”的饼干图卡,对儿童说“拿长的饼干”,并即时引导儿童拿起该饼干条作回应。
3、活动中,成人可根据儿童的能力,交替出示“长”和“短”的饼千图卡,要求儿童拿起正确的饼干。
1、成人与儿童模拟协助人偶把家具搬到新屋,成人拿起一件玩具家具,出示一张“里面”或“外面”的提示图卡,并强调“放在屋里面”或“放在屋外面”,然后把家具放在屋内或屋外。
2、然后成人把一件玩具家具(如沙发)交给儿童,向他出示“里面”的提示图卡,同时指着屋子说“放在屋里面”,鼓励儿童把沙发放在正确的位置。
3、活动中,成人可根据儿童的能力和玩具家具的特征,交替出示“里面”或“外面”的提示图卡,让儿童摆放家具。
日常生活泛化:
利用日常情景继续教儿童学习形容词或方位词。
例如:儿童吃茶点时,成人出示提示图卡来要求儿童先选择正确颜色的水杯;放学时,成人用手指着书包的里面,对儿童说“把毛巾盒放在书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