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统训练?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2-12 分类:育儿知识 浏览量:212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通俗来说,就是指将自己身体的状态以及外在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传送到脑部的脑干部位进行抑制、促进、组织与整合的工作,再进一步送到大脑皮质,作解释形成知觉,最后输出动作与行为,使个体能顺利的与环境接触互动,适应环境进而使个体与环境成为有机整体。
只有经过感觉的统合,人类才能完成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等)。
感统训练是借助感统教具以游戏化的方式,提供给个体丰富的,多样的,持续的,科学的感觉刺激,提升个体学习力、专注力、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社会交往、胆量自信心、语言、平衡能力等。
在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孩子感觉统合训练已经非常普遍,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感觉统合训练适用的年龄层很广,从0~13岁,不管是正常的孩子还是学习困难或者行为异常的孩子都可以接受训练,而且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与改善。
01:感统失调的表现
前庭功能失调
表现为平衡感不良、好动、疯跑、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育迟缓、好动不安、无指令、无对视、不与人互动,逻辑思维差、空间感不好、记忆不好、运动计划能力差,身体不协调,容易累,恐高、晕车、肢体做交叉动作有困难,身体双侧配合不佳,左右手交叉活动时,无法有效控制等。
触觉过分敏感
表现为情绪波动大,爱哭、脾气暴躁、认生,害怕陌生环境或适应新环境较慢,在家是“老虎”,在外是“病猫”,在家在外判若两人、吃手、咬指甲,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过分喜欢触碰某些东西、十分抗拒剪头发/洗脸,孤僻、粘人,胆子很小、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乏探索行为 、挑食/偏食、上课容易分心,上课时手部小动作多、固执、安全感差、怕黑、声音敏感及触觉敏感,习惯旧有枕头、棉被的触感,所以不易入眠,影响睡眠质量,痛觉过分敏感或迟钝等。
本体感失调
表现缺乏自信心,手脚不灵活,抗挫折能力差,脾气暴躁,粗心大意,手眼协调差,听写不一、身脑不协调,发音不清,语言发育迟缓,方向感差,极为怕黑,动作缓慢,动作笨拙,容易跌倒。
经常碰伤,不喜欢运动/活动。 生活自理差,走路同手同脚,跑步姿势丑。动作协调差,肢体僵硬。时常动作不停或常更换姿势,握笔太大力,以致常弄断铅笔或画笔 。
听知觉不良
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或布置的作业等。
视知觉不良
表现是无法流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感统训练的优点
01:有利于感觉统合功能开发
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感觉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聚集”在一起,而是由分散的、单纯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如知觉),然后再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注意力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强等),从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组织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等,使各方面都得到协调的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并不像专业技能那样带给孩子立竿见影的效果,却能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孩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有力动力,并在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开发孩子素质潜能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玩堆沙子游戏、用毛巾经常给孩子擦身体、将孩子放在两个大棉垫中轻轻挤压等,可促进触觉功能的发育。同时,走平衡台、抱着孩子旋转等可促进前庭功能的发育。抛接球类、拼插图,主要促进视觉运动功能的发展。
02:以方便教育的游戏方式进行寓教于乐
感觉统合训练不是直接重复教学、强化学习,而是避开单纯的教学、学习等枯燥的练习,采用游戏或者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利用各种道具(除了学习用品外还有玩具等)充分挖掘各感觉统合器械的教育功能,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满足孩子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激发孩子的兴趣,以更多热情去参与,以积极的情绪来学习,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感觉运动功能的开发与学习。
03:感统训练就是体育运动吗?
有些人会认为,感统训练就是体育运动,因为所看到的感统训练真的很像体育运动,总是涉及到攀、爬、滚、蹦、跳、站、卧、行、走、立等体能动作。可是,看起来“像”,并不代表真的就“是”。
感统训练和体育锻炼,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感统训练实质是让孩子在游戏运动中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探索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感统训练,孩子才能够获得丰富的“知动经验”,在身、脑互动的过程中更加灵活自如。
而体育锻炼更多的是在强调对孩子肌肉和骨骼的强健,它对局部性的训练占比更多,对感觉的训练占比较少。总结如下:感统训练提升的是儿童身体的功能性,而体育运动提升的是儿童身体的技能性。
感统训练和体育运动的第二大区别在于,感统训练对“感觉刺激”的要求较高,必须是——足量的、科学的、连续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呢?因为各个感觉神经系统的运作与影响范围不同,对大脑功能的刺激和影响也不同。错误、不当的刺激,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提升能力,反而还有可能造成组织损伤、心灵创伤或对脑功能产生反向作用。
也就是说,感统训练强调的是因人而异。每个孩子都需要经过感统测评之后再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认知能力、成长环境等综合因素来设定训练方案。训练方案通常涉及视、听、嗅、味、触、前庭、本体等感觉系统,强调通过恰当(过强或过弱均为不当)、足量(过量或不足量均为不当)的刺激,促进大脑网络连接,并且是新的大脑网络连接,这也是感统训练的根本目的。
感统训练的原则:
感觉统合训练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游戏或体育活动,而是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在运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
从实际情况出发,训练因人而异
感觉统合训练并不是一种“大杂烩”,它需要根据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水平或者失调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进行训练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身体状况、喜好等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才能更好地要求孩子、激励孩子。
在训练的过程中,父母也应当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如生理和心理状况、当日的运动量等随时进行调整。例如,在刚开始训练时,有的孩子对于训练的态度比较放松,身体和四肢的协调配合得较好,但是,有的孩子特别容易紧张,无论是做简单的运动还是复杂的运动都不能保持身体平稳,甚至还会出现头部与手脚之间的动作发生偏差的情况。
因此,父母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要随时调整训练的内容,内容过于复杂会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内容过于简单,则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感觉统合更协调、更完善。
自动自发,循序渐进
无论是学习还是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最禁忌地莫过于被强迫做某事,只有让他们自动自发地进行训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认为不用教学而用游戏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让孩子快乐接受训练,而是要弄清楚孩子的兴趣所在,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制订方案,使其能够自动自发融入训练当中。
在训练中,训练者要时时刻刻记住让孩子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因此,训练所使用的布景或者道具要丰富多彩、富有童趣,要能够与孩子产生共鸣,而且简单中不失精巧,便于孩子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看似简单的活动发挥感觉统合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循序渐进,毕竟感觉统合不是一天完成的,而且已经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一开始就采取高强度的训练,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在进行一两次练习后就开始敷衍了事甚至拒绝参与。因此,父母在制订训练计划时,一定要将训练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且刚开始不要过于复杂,一些入门的初级训练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他们已经适应感觉统合训练之后再逐渐增加强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尊重孩子,培养成就感
作为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角,孩子才是训练的中心,训练者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粗暴地指使孩子做这做那,或者在孩子做得不好时大声呵斥,而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切要以孩子为中心,而是要尊重他们对于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并在训练时适当地给予帮助,使孩子能作出适应性的反应。
所谓帮助,就是培养孩子完成训练的兴趣。在刚开始接触感觉统合训练时,孩子通常会被这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感到非常好奇,所以在言语或者行动上都没有完全按照制订的方案进行,此时父母千万不能打击孩子探索的信心,而是用积极正面的赞扬、赞美、肯定的目光鼓励孩子,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例如,当孩子对某个环节表示太难而不想做时,训练者就应当用“你已经做出了一大半,而且做得很好,为什么不将另一半也做完呢”等语句化解,使孩子逐步认可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又如,训练者可以亲身传教,以比赛的形式与孩子一同投入训练中,但不要用命令式的口吻如“你一定要做得最好”“做就要做正确”等语句来刺激孩子,而应说“来,咱们比赛,看谁能坚持的时间最长”等诸如此类的话,这样就可以激起孩子的积极性,并使其认为与父母比赛是一种长大的表现,从而产生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在训练中,训练者还要注意语言的技巧,例如,孩子如果问道:“我做得好不好?”大人就应当回答:“做得不错,要是将胳膊伸得再直一些就好了。”而不是“瞧你胳膊怎么总是伸不直!”面对第一种回答,孩子会更加努力将胳膊伸直,而对于第二种回答的反应一定是情绪低落,对于以后的动作再也没兴趣了,使训练没有办法继续下去,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
每天给予多种多样的感觉刺激
对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孩子对外界环境迅速作出准确有效的反应,更好地与外界环境相融合,而感觉又是多种多样的,如视觉、听觉、触觉及前庭觉等,所以在一天当中应当让孩子有多种多样的感觉体验,以使肌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受到相同或不同的刺激。每天的训练项目和内容应当有交替性,如今天进行触觉和视觉训练,明天进行嗅觉和味觉训练,防止训练过于单调或者枯燥,从而让孩子更有兴趣参与活动。
坚持,用耐心培养孩子
感觉统合训练要遵循坚持的原则,不能训练一个阶段就停下来,否则就收不到好的训练效果。这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是一种内在的成长驱力(如学走路、学说话),是一种要以感觉统合为基础、需通过身体的操作、感觉经验的累积及尝试错误、不断修正的过程,当孩子能够坚持走完全程后,才能使脑部和身体各部有良好的协调、互动关系,并具备掌控环境的能力。
孩子感觉统合训练一星期应不少于2次,一次不少于1小时,重度失调的孩子训练次数应更多一些。训练时间可以安排在孩子下课后和节假日,可以随到随练。每训练一段时间(如20次)之后父母就要进行测验,以便了解孩子掌握的具体情况,再根据实际的结果进行下一步的训练。
选择训练的时机很重要
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心情。例如,应当在孩子心情最好的时候进行训练,如果孩子正在发脾气,此时要求他进行练习很可能会让他从此对训练产生抵触。此外,在搬家不久、换保姆或者刚上幼儿园后的一段时间内,最好不要立刻进行训练,要留给孩子心理调节的时间,让他慢慢接受已然改变的现实,然后再投入新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