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家长咨询关于在家与孩子做游戏的问题。他们常常容易在游戏中进入误区。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不爱玩游戏就不玩呗。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不玩游戏的背后除了是因为缺乏与人交往的动机之外,更是容易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便少了许多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也将很难融入同龄孩子的社交圈。
自闭症孩子在提高认知、语言的同时,为什么还要求他要能参与游戏?
孩子只爱自己一个玩车,其他一概不玩怎么办?
游戏和认知该重点我应该先教哪一个?
其实,孤独症儿童的游戏行为多以“机械、刻板”,他们常常忽视玩具的功能性玩法,取而代之的是转、耍、敲打、排序等刻板玩法。甚至有的对这种刻板玩法达到痴迷的程度,一旦将玩具拿走,就哭闹。另外能力较好的自闭症儿童,常常体现在没办法遵守游戏规则,无法接受输赢,因此提高儿童游戏发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游戏是什么?
游戏治疗起源于精神分析学派Freud的“小汉斯”治疗案例,它是游戏为治疗媒介和载体,让儿童在游戏中表达和揭示自己的情感、经验及行为,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一般游戏分为五项内容:
1社会性游戏
指幼儿能通过与同伴进行合作、分享、互助、解决,从而让儿童掌握社会交往技能。
平行游戏
是社会性游戏的初级形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在一起玩,他们操作同样的或相似的玩具,开展同样的或相似的游戏。
玩 “轮流” 的游戏
自闭症儿童习惯小团体的游戏行为之后,可以开始进行轮流等待的游戏,例如轮流放积木。
玩“共同目标”的游戏
待儿童学会轮流游戏之后,就可以进行共同目标的游戏教育,例如大家拼同一套的拼图,一次一人一块,共同完成拼图等。
2肢体游戏
主要通过身体的运动进行的游戏,通常规则较为简单,例如投篮、抛球。这类游戏往往跟运动、协调等感统训练息息相关。
3象征性游戏
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它能帮助儿童去了解他人的想法,提高儿童轮流、分享、合作等社会技能。而经研究,大部分孤独症儿童由于存在社会情感障碍,因此在象征性游戏上存在明显落后。
根据游戏水平来区分,大致可以分为装扮游戏和角色游戏。
装扮游戏
比较多的发生在儿童1-3岁时,属于象征性游戏的早期。
第一步被称为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
在1岁到1岁半左右。这一时期儿童装扮行为指向的是自己,例如他们会模仿喝水、吃饭等动作。
第二步为外在导向装扮游戏
发生时间大概在1岁半到2岁左右。比如这一时期,孩子会用她的玩具娃娃来进行打电话,而作为电话的替代者有时候是一块非常普通的积木,和电话并不像。她还会假装积木是玩具娃娃的食物放到它的嘴里。
第三个阶段被称为序列性装扮游戏
发生时间在2岁到3岁左右。指的是在这一时期,儿童会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扮行为反映一个主题,他做出的几个装扮行为具有连贯性。比如给玩具娃娃吃饭时,会先让她坐在儿童餐椅上,还要戴好围兜,然后再给她吃饭。
角色游戏
从3岁左右开始,指儿童能够与同伴合作去扮演角色,以创新、愉快的心情参与社会性剧情中,例如假扮成警察抓小偷、假装超市购物等。它代表着装扮游戏的发展,是象征性游戏的成熟形式。
4结构性游戏
是指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积木,积塑,金属结构材料,沙,雪等)进行各种建筑和构造活动,如拼图、搭积木、手工等游戏。
5规则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的突出特点是游戏规则。游戏的竞争性决定了游戏的规则性。如老鹰抓小鸡、丢手绢、下棋等
其实儿童的认知水平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孤独症儿童的游戏能力在游戏类型上也有高低之分,其中肢体游戏水平发展最好,象征游戏、社会性游戏水平往往远低于正常幼儿,发展最低的是规则游戏。因此选择游戏方式的时候,首先要循序渐进,康复师或家长可以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将游戏螺旋式升级。
总之,儿童的游戏是了解儿童发展、融入社会的窗口,正如,我们可以教会孩子认知和文字,但是却无法通过一对一教会孩子怎么跟同伴相处,怎么融入这个社会。而这些能力必须借由游戏来实现,逐步与他人建立联系,走向更多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