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治疗方式:广泛验证有效的自闭症干预方法
分类:PRT关键反应训练
在众多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在线视频和教学材料中,家长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以英文字母缩写表示的自闭症治疗方法,如ABA、VB、PRT、RDI等。这些术语代表的是不同的治疗流派、理念和方法,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自闭症儿童。理解这些方法的具体含义和适用情况,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1、应用行为分析(ABA)
应用行为分析(ABA)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自闭症和其他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最为广泛研究和验证有效的科学方法之一。ABA基于行为学原理,如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动机等,来解释和影响人类的行为。它不仅包括理论上的行为原理,还包括一系列实际的行为改变策略和技术,如前事干预、反应性干预、DRO(差异型强化程序)、FCT(功能沟通训练)、DTT(离散试验训练)和NET(自然环境教学)等。
ABA建议的干预强度为每周至少25小时,理想情况下可达40小时。由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ABA可以在多种环境中实施,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ABA的原则和策略,帮助孩子将学到的技能泛化到不同的情境中。ABA认为,2至6岁是儿童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6至12岁为适宜期,但实际上,ABA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自闭症患者。
2、言语行为(VB)
言语行为(VB)是由B.F. Skinner在1957年提出的一种语言干预方法,它将语言分为九种不同的功能类型:要求性语言、描述性语言、接受性语言、模仿性语言、自发语言、对话性语言、听写、抄写和阅读。每种类型都对应着特定的语言使用场景。
VB的核心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语言的功能性,即语言是用来实现各种目的的工具。通过VB,孩子们可以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使用语言。VB的教学通常会结合DTT和NET自然教学法,但初始阶段更侧重于使用自然教学法,特别是教授要求性语言,因为它与孩子的自然动机紧密相关,可以迅速让孩子体验到沟通的积极成果,从而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VB还采用“无错误教学”程序,旨在减少孩子的失败体验,保持其学习动力。VB与ABA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建议每周进行不少于25小时的干预,最好在早期进行连续两年的密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