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关键反应训练法的发展:注重自然性、整体性、和谐性
分类:PRT关键反应训练
自闭症关键反应训练法(PRT)自问世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干预模式。它不仅扩展和明确了关键领域的定义,还形成了一套更加注重自然性、整体性和和谐性的教育与康复原则。
一、关键领域的深入拓展
随着对PRT的研究不断深入,关键领域的界定也在持续扩展。目前,这些关键领域包括动机、多线索反应、自闭症儿童社交互动的自我发起以及自我管理。多线索反应是指个体能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产生反应,掌握事物的不同特征;自我发起是指个体主动使用口语或非口语的方式,尝试开展社会互动;自我管理则是指个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能力,包括自主调控、计划和监控自我发展。1991年,研究者开始关注并证实自我管理对自闭症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加入了同理心作为关键领域之一,因为同理心对于改善社会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二、参与对象及适用环境的广泛扩充
PRT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多方参与的训练模式。PRT强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进行干预,任何与自闭症儿童有密切接触的人都可参与到干预过程中。国外的研究表明,父母在儿童的沟通能力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父母参与PRT培训对于干预的成功至关重要。
同伴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简短的培训,同伴可以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有效的PRT训练,显著提升患儿的沟通技能。此外,医生也可以定期应用PRT对患儿进行干预,并指导家长使用PRT,以提高患儿的沟通能力。通过培训PRT干预团队,将PRT推广到社区,形成了基于社区的支持模式,同时也扩大了PRT的参与对象。
实践证明,家长、同伴、医生、社会工作者等与自闭症儿童日常生活有较多接触的人参与干预,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自然环境中,患儿可以获得与同伴互动的机会。结合PRT的引导和同伴互动,患儿可以在普通班级和社区中有效地学习并类化社会互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