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T与PRT的区别:PRT强调自然环境,注重孩子主动参与和内在动机

分类:PRT关键反应训练

DTT与PRT的区别:PRT强调自然环境,注重孩子主动参与和内在动机插图-星连接

自闭症治疗中,回合式教学法(DTT)和关键反应训练法(PRT)是两种常见的干预策略,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方式。

回合式教学法(DTT)是传统的行为干预方法,它在自闭症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DTT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训练出来的自闭症儿童可能显得机械、缺乏主动性,技能的保持和泛化能力较差,对辅助的依赖性强,训练过程可能单调枯燥,导致儿童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甚至出现逃避行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反应训练法(PRT)应运而生。PRT在保留DTT的结构化形式的同时,试图解决其局限性。PRT采用自然教学策略,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干预,以提高技能的泛化和维持。

DTT与PRT的主要区别如下:

1. 教育环境:

- DTT具有较强的结构性,通常不与自然活动直接联系。

- PRT结构较为松散,更注重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自然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技能。

2. 干预方法:

- DTT主要依赖治疗师的直接干预和指导。

- PRT的干预更为间接,强调通过游戏和日常活动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3. 刺激项目:

- DTT中,治疗师通常会预设刺激项目,并重复指令直到孩子学会。

- PRT中,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权,治疗师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来变化指令。

4. 辅助:

- DTT中,肢体辅助较多,如帮助纠正发音或动作。

- PRT中,更多使用自然辅助,如改变环境或活动设置,帮助孩子自主完成任务。

5. 交往:

- DTT中,治疗师控制活动内容和物品。

- PRT中,治疗师与孩子进行自然的交往和玩耍。

6. 目标行为:

- DTT中,只有正确行为才会受到奖励。

- PRT中,不仅正确行为会受到奖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也会得到鼓励。

7. 奖励:

- DTT中,食物奖励或口头表扬较为常见。

- PRT中,社会奖励和自然奖励相结合,即孩子的行为结果本身成为奖励。

总的来说,PRT相对于DTT,更注重自然情境下的干预,强调孩子的主动参与和内在动机,以及技能的泛化到日常生活中。这些特点使得PRT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适合自闭症儿童的需求。